4 月 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展开联合演训,对 “台独” 分裂势力发出严正警告。然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却颠倒黑白,声称中方 “以武力改变现状”,对中国正当的主权行动横加指责。这些外部势力为何集体跳脚?在这场围绕台海的博弈中,哪些国家可能成为中国的潜在支持者或中立方?
美国:霸权逻辑下的 “以台制华”
近年来,美方通过对台军售、政客窜访、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等手段,不断掏空“一个中国”政策。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近期出访亚洲,不仅在菲律宾部署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强化美日军事同盟,更公开宣称要在台海构建 “可信的威慑体系”,暴露其通过军事围堵打压中国的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的 “美国优先” 政策正重塑全球关系,其一面逼迫盟友增加 “保护费”,一面借台海问题煽动对抗,试图以 “分裂台湾” 牵制中国发展。正如外交部所言,美国才是台海和平的真正破坏者 —— 既想享受一个中国政策的红利,又不断向 “台独” 势力释放错误信号,这种自相矛盾的霸权行径,正是其对中国演训反应激烈的根本原因。
欧盟:战略跟随下的 “盲目站队”
欧盟此次紧随美国步伐,借 “反对武力改变现状” 指责中国,实质是将台海问题纳入其 “战略罗盘” 计划的政治操作。尽管欧盟与台海并无直接利益关联,但其近年来试图通过介入亚太事务提升国际话语权,不惜充当美国的 “战略附庸”。
然而,欧盟的表态刻意回避了一个关键事实:台湾是中国内政,而非国际议题。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明确指出,破坏台海稳定的是 “台独” 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的纵容,而非中国的正当维权行动。欧盟若继续无视国际法和自身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只会沦为美国霸权的 “应声虫”,损害中欧关系的政治基础。
部分成员国受美国裹挟,但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德国、匈牙利等国主张务实对话,而法、英等国更倾向对华强硬。
日本:历史罪责与地缘野心的双重驱动
日本对中国演训的指责尤为刺眼 —— 这个曾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为台湾民众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如今却以 “地区安全” 自居,甚至宣称 “台海和平对日本至关重要”。其真实目的有二:一是借美国 “印太战略” 突破战后和平宪法束缚,加速军事化进程(如将防卫费提升至 GDP 的 2%、部署远程导弹);二是妄图通过干涉台海事务,维系其在东亚的地缘影响力,甚至重温 “势力范围” 的旧梦。日本部分右翼势力仍抱有殖民台湾的历史情结,对中国统一抱有根深蒂固的抵触。日本的指责实为转移国内矛盾、为扩军备战制造借口。
中国外交部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对中国人民负有历史罪责,更应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但从其近期与美国强化军事协同、炒作 “台岛有事即日本有事” 来看,日本正甘心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 “马前卒”,这种危险行径不仅危害地区和平,更将自身置于历史错误的深渊。
坚定支持者:战略伙伴的力挺
俄罗斯:中俄在反对霸权主义上高度协同,俄外交部多次表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巴基斯坦:作为“铁杆朋友”,巴方始终在涉台问题上明确支持中国。
中亚与中东国家:如伊朗、叙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基于反对外部干涉的原则,支持中国主权主张。
中立方:不选边站的务实选择
东盟国家:除新加坡外,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坚持“一个中国”,但主张和平解决争端,避免卷入大国对抗。
非洲与拉美国家:超过50国在联合国历次涉台投票中支持中国,这些国家更关注发展合作,拒绝成为西方政治工具。
“沉默的大多数”
许多发展中国家虽未公开表态,但通过拒绝联署反华声明、扩大对华合作等行动,间接表达对中国的支持。例如,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在能源、基建领域与中国深化绑定,凸显经济利益优先于意识形态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