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要是有专长、特长,肯定是件好事,在部队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
就说今年征兵,采用了新的“五维四型”定兵系统,它会综合考量学历、心理、能力、体能等方面,把新兵分配到适合其特点的岗位。我这里说的专长和特长,和“五维四型”有关联,但又不完全一样。
给大家举几个简单例子。比如书法写得好,或者篮球打得好,又或者写新闻报道厉害,这些专长到部队都很有用。
我有个高中同学去当兵,很快就当上了连队文书。上世纪90年代,在部队里,文书通常兼任军械员,有时也充当通讯员,主要负责文字工作,比如写东西、出连队板报等。
那时候电脑使用还不普遍,字写得好,在连队很受欢迎。战友们的个人信息填写、指导员讲课备稿的抄写,都需要文书来做,而且得写得工整。所以,书法好的人当文书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连队文书就像连队的“脸面”,写出的文字、制作的黑板报能让上级机关看到。
再说说篮球打得好的情况。部队经常组织篮球比赛,我以前在宣传科工作,宣传科的四项职能里,就有文化活动这一项,包括军营文化建设,其中文化体育都涵盖在内。我们常以营为单位组队比赛,竞争非常激烈,大家荣誉感也很强。
机关也会组队参赛,但往往打不过基层,毕竟我们是步兵单位,步兵营战士身体素质好。有些战士当兵前篮球就打得好,到部队自然也受欢迎。这可不是说只有侦察兵、特种兵这类岗位才看重体能,篮球打得好同样能为单位争光。
还有写新闻报道或者文学作品厉害的,也算特长。像西藏军区创作室,有些士官虽提干没成功,但他们的文学作品被收录进重要作品集。还有创作室的干部,不少是士兵提干或考学上来的,写文学作品都很出色。写新闻报道厉害的就更不用说了,在宣传科,通过写新闻报道提干的士官不止一两个,而是好几个。
所以,如果去当兵,有专长、特长,在部队发展机会相对更多。而且这些专长和特长是实实在在拿得出手的,不是装样子。如果孩子们真想当兵,平时就得对自己严格要求,多付出努力,让自己有专长、特长。这样,不管在部队还是其他地方,都会很受欢迎。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系作者综合公开信息分析,只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或者决策建议,个案均为化名。更多政策详情可咨询属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