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

然而,在部分死硬台独分子的叙事里,这样的实战演训依然是“炸鱼”“吓唬人”。事实证明,死硬台独派已经到了无可救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地步,采取武力相关手段统一台湾,恐怕已经是唯一办法。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我们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必须迈过的门槛。当前,台海局势的复杂性已远超预期:民进党当局执政多年,其操弄的“台独”意识形态已经根深蒂固,加之美国、日本等外部势力持续搅动,和平统一已无可能性。

按照当前我国的军事实力,武力统一在军事层面已经没有任何阻碍,问题的关键在于战后治理与应对国际干预的挑战。而越早实现统一,治理起来的难度可能更小,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已刻不容缓,拖延只会加剧风险,唯有主动作为方能破局。

台湾社会经过民进党近30年的系统性“去中国化”改造,“台独”已深植骨髓。从历史教科书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到政治话语中将“台湾是国家”的谬论普及化,再到赖清德等顽固分子公然宣扬“两国论”,台独势力已完成从政治操弄到社会认知的全方位渗透。

民进党不仅篡改历史记忆,更通过“倚美谋独”将台湾推向国际博弈的前沿,甚至效仿乌克兰模式企图以“民主叙事”绑定美西方支持。这种背景下,台湾社会对统一的抗拒已成结构性矛盾——绿营基本盘稳固,蓝营避谈统一,而所谓“中间选民”更沉溺于“维持现状”的幻象。和平商谈的窗口已被台独势力彻底焊死,“和统”早已沦为空中楼阁。

从军事角度看,解放军已具备对台速战速决的能力。台湾地形狭长、纵深短浅,重要军事设施多集中于西海岸平原,完全暴露于大陆火箭军和空军打击范围。现代战争模式下,首轮饱和式打击即可瘫痪台军指挥系统、机场和反导阵地;而解放军近年来列装的075型两栖攻击舰、远程火箭炮和无人机集群,可对关键登陆点形成压倒性火力优势。

台军一方面缺乏坚强的战斗理由和意志;另一方面缺乏战略纵深和持久战资源;一旦失去制空权和制海权,其所谓的“刺猬战术”将迅速瓦解。军事专家普遍评估,在无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基本战斗可在一周内结束。

武力统一的核心难点并非战场胜负,而是战后如何重建秩序、凝聚人心,并顶住美西方的全方位围堵。

台独意识形态经过三代人灌输,的确已形成所谓“天然独”世代。战后需系统性重塑国家认同:一方面要彻底清理“去中国化”教育体系,恢复历史本源;另一方面需要应对地下“台独”组织煽动的各种暴乱。此外,台湾2300万民众对“一国两制”的疑虑仍未消除,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如高于港澳的自治权)化解抵触情绪,考验政治智慧。

武统台湾后,美西方必将联合实施金融封锁、科技禁运和贸易脱钩。我们需要抓紧构建“经济内循环+关键领域突围”的双轨策略:对内扩大内需市场,对外深化“一带一路”开辟替代性供应链。同时,台湾高度依赖外向型经济,战后需快速恢复港口运输、稳定电力供应,避免民生崩溃引发二次动荡。

当前台海已处于“风险临界点”:赖清德当局公开宣称中国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已经构成实质性“宣布台湾”;美国早已将遏制中国确立为核心战略,正在加速“武装台湾”。若继续拖延,美国武器的大量输入,将进一步提升统一成本。

历史经验表明,主权问题不容妥协。中国大陆可以考虑先以“北平模式”+“斩首行动”(围堵施压+精准打击)武力逼谈,同时做好立即实施“武统”与“善后”的计划。唯有以雷霆手段打破现状,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世纪复兴扫清关键障碍。

台湾问题本质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缩影,更是检验中国崛起成色的试金石。当和平统一的曙光被台独势力亲手掐灭时,武力统一已非选项,而是必答题——这不仅关乎台海稳定,更将重塑亚太秩序,奠定民族复兴的坚实基座。时不我待,唯早唯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