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四十五岁,是一名护工,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养老院里了工作八年时间。
在进入养老院里工作之前,我一直以为:人老了,去养老院养老是最好的选择。在养老院里养老,有护工照顾着,自己不用动手,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简直不要太舒服。
然而,当我真正来到了养老院,干起了护工这个行业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在养老院里养老,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美好,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
一、失去了自由。
老人一旦住进了养老院,就相当于失去了自由。养老院出于安全考虑,不会让老人随意进出
养老院的大门,二十四小时有门卫看着,老人若没有子女的陪伴和签字,是绝对出不去的。
有一次,我看到八十多岁的李伯伯站在大门口,哭着哀求门卫,说他已经很久没看到孙子了,让门卫放他出去一小会,他看到了孙子,马上就回来。
门卫哪里敢放他出去?李伯伯已经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一旦在外面出了事,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见李大爷哭得如此伤心,我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就走上前,让李大爷给子女打电话,让子女把他接出去。
听到我这样说,李伯伯哭得更伤心了,说他已经给儿子打电话很多次,每次他都说自己工作忙,来不了。距离上次儿子来养老院,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他太久没看到孙子了,心里很是挂念。
虽然我很同情李大爷,很想放他出去。可是,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护工,没有那么大的权力。那天,李大爷在门口足足哭了两个多小时,眼睛都哭肿了,也没能走出养老院的大门。
二、作息时间统一固定,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住在养老院里的老年人,少则几百,多则数千。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很难根据每一位老人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选择。
养老院里的一日三餐,都有固定的时间,每一位老人都得定点定时地吃饭,若错过了时间,那么就只能饿肚子。
住在养老院里,和住在自己的家里大不相同。在自己的家里住着,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哪怕睡到日上三竿都没人管你。
在养老院里住着,不可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到了起床时间,护理员就会来铺床,打扫房间卫生,老人根本没法睡懒觉。
吃饭也是这样,养老院开餐的时间,也就是那么一两个小时,若错过了这个时间,餐厅就关门了,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因此,在养老院里住着,就算肚子根本不饿,也得强逼着自己吃下去,否则就得饿肚子。
三、住在养老院里,容易抑郁。
养老院是一个封闭的场所,空间就那么大,老人的生活半径,除了自己的房间,就是餐厅。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心情又怎么可能好呢?
养老院是老人待的地方,这里到处都充斥着压抑的气息。来养老院里养老的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有基础病,每天都忍受着痛苦的折磨。
在养老院里住着,身边全都是精神萎靡、神情呆滞的病人,就算是身体健康的老人,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越来越抑郁。
四、再高档的养老院,也不如自己的家。
有些人认为,只要年轻时拼命赚钱,攒很多很多的钱,等到老得不能动弹的时候,就选择一家高档的养老院入住,舒舒服服地度过余生。
作为一位在养老院里工作了八年的护工,我只想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别看宣传册里,那些高档养老院里的设施有多么的豪华,湖景照片有多么的美,房间里的床铺没有一丝折痕,护工的笑容也是那么的灿烂。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摆拍出来的照片而已。湖景虽然美,但是,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再美的湖景,又有什么意义呢?
高档养老院里的健身房和K歌室,一年也去不了几次,床铺每天都要睡,哪里会没有折痕呢?护工每天要干那么多事,不可能笑得那么灿烂。
当你相信了宣传页的美奂绝伦,斥巨资住进高档的养老院之后,你才会感受到,原来再高档的养老院,也不如自家的一张床。因为养老院里缺少了亲情,所以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冰冷。
自从我去了养老院,从事了护工这个行业之后,才发现,原来人老了,能够在自己的家里,享受着亲人的陪伴与照顾,才是最幸福的养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