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元以下的这部分群体,养老金虽然会有一定的涨幅,但是咱们也要清醒的认识,涨幅的比例并不等同于生活质量会有所提升。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了解一下咱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决定咱们养老金多少的关键要素是这三个:基础增加/缴费关联/特殊补贴。

今年养老金的调整,具体说来是在这三个方面有所调整,即:定额/挂钩/倾斜。

大家可能会看不懂,那我就举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七十岁 的李大爷工龄有25年,是普通企业的退休职工,他每个月的养老金是3100元。

那么,他每个月会额外多出来多少钱呢?又分别是从哪些地方多出来的?

基础部分增加:45元;

关联部分增加42.4元;

高龄补贴:8元。

这三部分加起来,七十岁的李大爷每个月额外多出的养老金大概是近96元。具体的涨幅比例是多少呢?是3.2%

这是普通职工退休金的涨幅,接下来,我再举一个例子,来看看事业单位的科长,他的涨幅是多少呢?

七十岁的张科长,事业单位退休,其工龄是30年,每个月的养老金是5800元。

基础部分增加:45元;

关联部分增加:61元;

高龄补贴增加:15元。

三个部分叠加起来,每个月额外多出来近122元,但是他的涨幅比例没有李大爷的多,只有大约2%.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就能直观的了解:虽然张科长每个月的养老金比李大爷的涨得多,但是因为涨幅比例的控制,因此,这个涨幅的金额是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并没有拉开俩人之间巨大的鸿沟。

如何避免产生巨大的鸿沟,这也是国家在制定各种养老金政策,所考虑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

面对养老金政策,有很多网友也有自己的看法,下面这个网友的看法,我个人觉得是比较典型,也是显得有些偏激了。他的想法是要凸显绝对的公平,退休后,大家的养老金应该保持一致。这种想法显然有些幼稚了,我们来看看其他网友是怎么回复他的。



先不说其他的因素,只看退休前缴费金额的不同,我们自然就晓得退休后,每个人领取的养老金自然是不一样的。简单的说来,工作期间,我们每个人给自己缴纳的养老金都存在属于各自的池子里,有的人,他的池子很大(十几万养老金);有的人,他的池子很小(几万);退休后,每个月流出来的水,自然也是有大有小。



上面这两个网友的留言,也是代表很多网友的看法了,见仁见智。

当我们每年在讨论养老金政策变化的时候,作为普通老百姓,其实最为关注的只有这么两个点:

1:我自己能拿多少?

2:别人能拿多少?

从“双轨制”到“差异化调整”,每次养老金政策的变迁,都会考虑到如何避免产生巨大的鸿沟。

有的人每个月涨了1000元,本来是好事,但如果看到别人涨了3000,心里肯定会产生很大的不平衡。在此,我就借用一个网友的评论来结束此文,我个人觉得她的留言蛮中肯的。

“钱多钱少是国家的心意,咱们老百姓心里就图个踏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