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时装周太平湖主秀场,5款承载着数千年文明密码的徐行草编包惊艳亮相,这也是这项国家级非遗首次登上国际时尚舞台。舞台上,传统的草编工艺搭配古风服装,在专业模特的演绎下古朴飘逸又不失灵动,展现了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据了解,本次徐行草编在上海时装周的展示,源于和嘉定本土服装品牌“荷木HEMU”的合作。荷木HEMU是一个以中式元素为主要文化载体的原创设计师品牌,此次参展上海时装周,以“楼兰”为主题,通过400余件新中式服饰,以非遗工艺构建起贯通古今的时尚叙事。当灯光亮起,模特身背草编包缓步而出,粗粝的黄草纤维与飘逸的衣袂交相辉映,将现场观众带入大漠孤烟的意境之中。




现场图

这5款融合了楼兰古韵与现代美学的草编作品,分别以圆筒和梯形的传统款式呈现,表面缀以菱形、方形图样,造型朴实无华,给人以简洁静谧之感,与神秘的楼兰气质相吻合。


品牌创始人杨凤蕊透露,此次与徐行草编的合作颇为偶然——在楼兰采风时,当地博物馆里几只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的、距今已三四千年的草编篓,令其瞬间联想到徐行草编。“相似的材质肌理与编织工艺,仿佛历史早已埋下伏笔。扎根嘉定10多年间,其实早有和徐行草编合作的想法,正是缺少这样一个契机。”杨凤蕊说。


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的草编篓

回到上海后,杨凤蕊通过区残联立即与徐行草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勤取得联系。在经过多次的研讨后,决定尝试复原其中的两款草编篓,同时还设计了三款楼兰风情的草编包。


“当我看到草编篓照片时,也是很诧异,真的和徐行草编包太像了!无论是材质还是编织手法,都别无二致。”王勤感慨道。

为重现古楼兰匠人的智慧,王勤团队全力以赴,花费了两周时间才将两只草编篓复原完成。“编织手法并不难,采用的是双绞编法,但它编织得较为精细和紧密,通常每厘米得编织6行纬线,比普通的草编包要多2行。”王勤坦言,其实最难复制的是草编篓上图案的颜色,“因为年代久远,真实的颜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尽可能地还原。尝试了多次染色后,才最终呈现出现在的效果。”

“秀场上,楼兰文化、非遗工艺与现代时尚的交织碰撞,也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发与灵感。”王勤表示,接下来徐行草编将继续深入与荷木HEMU等时尚品牌的合作,让徐行草编变得更具活力。

多年来,荷木HEMU在非遗的研发和推广上不遗余力,目前已与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曾荣获深圳服装展“优秀设计师品牌奖、时尚先锋奖”、上海时装周“最佳呈现奖”等荣誉,并两度登上《VOGUE》杂志封面。

通讯员:闵慧翀

编辑:袁悦


喜欢就点个“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