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暖暖。
都说,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但是稍不留神,这份礼物,有时候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尤其是我这种三胎家庭。
但是,自从我抓住了平衡他们关系的核心原则后,不仅大宝成为我的得力小帮手,兄妹仨的感情也开始其乐融融、姐友弟恭!
01
忽略大宝,后果很严重
在二宝两岁左右时,发生了一件让我至今想起都后怕的事。
那天二宝不舒服,我疲惫不堪,看到大宝的零食袋堆满桌子,强压怒火让她收拾。她沉默地只收了自己吃的部分。
我终于爆发:“旁边的不能一起收吗?”
“又不是我吃的。”她顶嘴。
“衣服也不是你买的,你怎么还穿?饭也不是你做的,你怎么还吃?”我越说越气。
她摔门躲进房间,我忙着照顾二宝没再管她。
直到晚饭时,才发现她不见了。全家这才慌了,楼上楼下一通找,人影都没有。
我扔下二宝,不顾还穿着睡衣、拖鞋就冲出了家门,在寒夜里狂奔呼喊。最后在小公园长椅上找到她——那个曾被我捧在手心的小公主,此刻像个被遗弃的布娃娃。
我先是松了一口气,接着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我上前轻轻抱住了她,她终于哭了:“妈妈,有了弟弟你就不爱我了吗?”
怎么会呢!只是因为二宝还小,身体又不好,我就不免多操心二宝。想着大宝已经长大了,应该懂事,也应该学会体谅妈妈。可我忽略了,她也只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呀!
她可能觉得,妈妈的爱,就像一个蛋糕,给了一个,另一个就少了。
可是,我爱她的心,从来都没有变过。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她明白,爱就像点灯,点亮一盏,房间会更亮。
02
先满足大宝,再照顾二宝
以前,我总对大宝说:
“你这么大个人了,就不能让着弟弟点?”
“你怎么做姐姐的,他都哭半天也不会去哄哄他?”
现在,我明白了,姐姐凭什么要让着弟弟呢?弟弟又不是她的责任。我试着改变话语,也抽空去陪她,看她绘画,和她聊天。
买新玩具时,让大宝先选;吃零食时,让大宝来分配;有新衣服,让大宝第一个试穿。
慢慢地大宝不再是满腔戾气,性格慢慢柔和起来。趁机,我还时常给他们姐弟制造温馨的画面。
“宝贝,你能帮妈妈陪弟弟玩下吗,妈妈要出去拿东西?”
“弟弟,你在家要听姐姐的话,尊敬姐姐,这样姐姐才会保护你哦!”
其实,事还是还原来那些事,但是我换了一种方式说出来,效果截然不同。我也在实践中得出了一个平衡二者关系的核心原理:先满足大宝,再照顾二宝。
这一招很有效:有天我甚至看见她偷偷把自己的牛奶分给弟弟,那一刻我知道,爱的种子开始发芽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宝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与需要,哪怕妈妈有了弟弟,对她的爱依然是不变的,是独一无二的。
03
三胎意外到来后,姐友弟恭
三宝意外到来时,大宝已经是个大姐姐了。出乎意料的是,她不再像二宝到来时那样充满敌意,而是很开心又有了个小妹妹,她完全适应了大姐姐的角色。
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都会过来看看小妹妹,逗她玩,逗她笑。
有姐姐做榜样,二宝也成为一个暖心的小哥哥,很喜欢把好吃好玩的都留给妹妹。反而小妹妹,有点小任性,她觉得自己是这个家最小的孩子,大家都要保护她、让着她。
我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她:“你要尊敬哥哥姐姐,哥哥姐姐才会爱护你,知道吗?”
“你不能抢哥哥的东西,你想要就经过哥哥的同意,才能拿,知道吗?”
如今,小宝上一年级,二宝上四年级,大宝已经住校了。每天二宝和小宝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在家写作业,我不在家时,二宝还会教小宝写作业。
二宝被我骂哭时,小宝会拿纸巾,踮起脚尖帮哥哥擦眼泪:“妈妈,你不能骂哥哥哟!”
大宝周六日放假回家,总会给弟弟妹妹带好吃的、或好玩的。每次大宝回家,弟弟妹妹总会很开心,经常三姐弟就躲在房间里玩。
时常,我看着三姐弟一起玩闹、一起学习的画面,倍感欣慰。
三胎的意义,不仅是多一个孩子,多一分希望。更是让大宝变得更独立、上进、懂事和友爱。有一个好的榜样,后面的孩子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04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养育三胎的路着实不易,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重要的是,我们愿意为了孩子,不断调整、学习和成长。
在摸索中,我们慢慢明白:爱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偏爱”的安心。爱不是分蛋糕,给了一个,另一个就少了;爱是点灯,点亮一盏,房间会更亮。
养育三个孩子,就像经营一座花园,不同的花朵需要不同的照料方式。只要用心灌溉,终会迎来满园芬芳的那一天。
愿每个多子女家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在吵吵闹闹中,书写独一无二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