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任陆委会主管邱垂正的一句话可是闹得沸沸扬扬。他曾说:“我们的祖先来自对岸,但我们只是华人。”这话一出口,两岸三地的人都炸开了锅。

有人觉得他说得有理,有人骂他数典忘祖,还有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啥意思。



邱垂正是谁?从金门走出来的学者型官员

1965年邱垂正出生在台湾金门。那地方离大陆福建就几公里,隔海就能望见对岸,自古就是两岸交流的前线。

小时候在金门长大,他对两岸的历史和文化肯定不陌生,眼界也比一般人开阔。

邱垂正的学历挺硬核。他先在东吴大学念政治学系,毕业后跑去立法院当过国会助理,算是迈进了政治圈。后来,他考上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拿了硕士学位。

2000年硕士毕业后,他进了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当秘书,开始正式接触两岸事务。之后,他又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读博士,2007年顺利拿到学位。



博士毕业后,邱垂正没留在政府,而是回了金门,在金门大学当副教授,教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在那儿教书那几年,他没少往大陆跑,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大陆学者聊两岸关系,还发表了不少论文。

可以说,他在学术上对两岸关系的研究是下了真功夫的。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邱垂正被拉回政府,当了陆委会副主任委员兼发言人。

2023年,他又升任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到了2024年,赖清德上台,他直接被提拔为陆委会主任委员,成了台湾处理两岸关系的头号人物。

从他的履历看,这家伙既是学者,又是官员,理论和实践都挺扎实。不过,他的政治立场嘛,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陆委会,全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是台湾政府专门管对大陆事务的机构。

它的活儿包括制定对大陆政策、协调两岸交流、处理民间往来等等。说得直白点,就是台湾政府跟大陆打交道的窗口。

陆委会主任委员这个位子,相当于台湾的“大陆事务部长”,地位不低,直接向行政院长汇报。现在两岸关系这么紧张,这个位置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

邱垂正能坐上去,一方面说明赖清德对他信任,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得有点真本事。



两岸关系现状:火药味越来越浓

现在的两岸关系,真是剑拔弩张,一点就着。自从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民进党政府一直推“台独”路线,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搞得两岸官方交流彻底断了,民间交流也大受影响。

2024年赖清德上台后,情况没缓和,反而更僵。大陆这边,对台湾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军机军舰绕台几乎成了日常,经济制裁、文化打压也是花样百出。

台湾这边呢,一边喊着“抗中保台”,一边又离不开大陆的市场和资源。这种矛盾的状态,让两岸关系就像个火药桶,随时可能炸。

就在这节骨眼上,邱垂正抛出了那句话:“我们的祖先来自对岸,但我们只是华人。”这话听起来不咋刺耳,但细琢磨,味道可不简单。



邱垂正的言论:身份认同的微妙表达

邱垂正这句话,其实是冲着马英九来的。马英九前阵子访问大陆时说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强调两岸同胞是一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邱垂正这句“我们的祖先来自对岸,但我们只是华人”,表面上承认了历史渊源,但重点在后半句——“只是华人”。

这话里的门道,得细品。“中华民族”是个政治概念,背后是国家认同;“华人”呢,更偏文化概念,讲的是血脉和文化的联系。邱垂正这么一说,等于是在淡化两岸的政治联系,突出台湾的独立身份。



在台湾内部,尤其是民进党支持者眼里,这话挺顺耳。民进党一直主张“台湾主体性”,觉得台湾是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跟大陆没啥政治上的从属关系。邱垂正的说法,正好跟这个调调合拍。

但在大陆看来,这话就是“台独”的变种。大陆一直坚持“一个中国”,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是中国人。邱垂正说“只是华人”,等于否定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在大陸眼里是绝对不能忍的。



言论的影响:两岸关系再起波澜

邱垂正这话一出,两岸反应那是相当激烈。大陆这边,官媒立马开炮,批评他“数典忘祖”、“背叛民族”。有的大陆学者直接点名,说邱垂正这是在为“台独”张目,是在挑衅两岸关系。

台湾内部呢,意见也分裂得厉害。民进党的支持者拍手叫好,觉得邱垂正这话体现了台湾人的主体意识;国民党和统派人士则不干了,骂他背离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在制造两岸对立。

本来两岸就够紧张了,他这话等于火上浇油。

在台湾内部,民进党可能会趁机推“去中国化”,比如改教科书、限制两岸交流。这对台湾社会来说,可能让内部的分裂更严重,本来就有的“统独”矛盾估计会更白热化。



邱垂正的立场:从学者到政客的转变

说实话,邱垂正这话,其实不意外。从他的履历看,他一直是民进党阵营的人,立场自然偏向“台独”。以前他在学术圈时,言论可能还算中立,但进了政坛,尤其是当上陆委会要员后,他的调门就越来越像民进党了。

这种转变,在政坛上太常见了。不少学者型官员,进了政府后都会被政治环境带着走,立场慢慢向执政党靠拢。邱垂正现在是陆委会主任委员,代表的是民进党政府的立场,讲话自然得跟政策保持一致。

不过,他的言论也透着他个人的想法。作为金门人,他对两岸的血脉联系应该有切身体会。但在政治压力下,他选择了淡化这种联系,强调台湾的独立身份。

这选择可能是他仕途的需要,但对两岸关系来说,却是个不小的考验。



两岸关系的深层问题:身份认同的拉锯战

邱垂正的言论,只是两岸关系的一个小缩影。两岸的症结,归根结底是政治立场和身份认同的差异。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民进党政府强调“台湾主体性”,这两种立场根本对不上。

大陆这边,把台湾看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觉得两岸是一家,迟早要统一。民进党这边呢,觉得台湾已经是个独立实体,跟大陆没啥政治瓜葛。

两边各说各话,谁也不服谁。这种身份认同的拉锯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

邱垂正的“只是华人”,其实是民进党立场的一个延续,把两岸关系往文化联系上靠,尽量避开政治归属的敏感点。但大陆显然不吃这套,坚持要把政治认同放首位。



未来走向:紧张还是缓和?

往后看,两岸关系估计还会继续僵着,甚至可能更糟。台湾这边呢,可能会继续抱美国大腿,争取国际支持,巩固所谓的“独立地位”。

但话说回来,两岸关系也不能老这么僵着。毕竟两岸同文同种,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从长远看,还是得靠对话和交流来缓和矛盾。

当上陆委会主任委员,邱垂正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他的那句“只是华人”,已经给两岸关系扔了个小炸弹。接下来,他怎么处理两岸事务,怎么回应大陆的压力,怎么平衡岛内的统独矛盾,都是大考验。

如果他能拿出点学者风范,多点理性、少点火药味,或许还能给两岸关系带来点转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