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胡塞武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72小时内,四波自杀式无人机、巡航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如暴雨般扑向红海上的美国航母战斗群。画面里,导弹拖着尾焰划破夜空,弹幕密集得像是中东沙漠上炸开的烟花。但镜头一转,美军航母甲板上的水兵仍在悠闲地喝咖啡,仿佛头顶的爆炸声不过是背景音乐。胡塞武装高调宣称“重创美军”,而五角大楼的回应轻描淡写:“所有攻击均被拦截,零伤亡。”


这种荒诞的对比,成了美国与胡塞武装长达数十年纠缠的最新注脚。

特朗普穿着高尔夫球服、戴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红帽的照片,在3月15日被白宫官方账号置顶。他翘着腿坐在指挥室,面前的大屏幕上正直播美军F-18战机轰炸也门萨那的画面。配文写道:“致所有胡塞恐怖分子——你们的末日到了!” 这句话用全大写字母标红,杀气腾腾,像极了黑帮电影里大佬的宣战檄文。但熟悉中东局势的人都知道,类似的狠话,美国从奥巴马时代喊到拜登时代,胡塞武装的导弹却越打越多,从红海到亚丁湾,美军的拦截账单也越来越厚。


这一次,特朗普的“末日宣言”似乎比以往更坚决。3月15日深夜,美军F-18机群对萨那发动首轮空袭,精确制导炸弹砸向胡塞武装的导弹仓库和指挥中心。次日,美国务卿鲁比奥放话:“打击将持续到他们再也无法威胁我们的船只。” 但胡塞武装的回应比美军导弹更快——24小时内,18枚导弹和无人机扑向美军“杜鲁门”号航母,尽管全被宙斯盾舰的防空网拦下,但这种“打不死就往死里打”的劲头,让华盛顿的将军们后背发凉。

胡塞武装的战术,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七伤拳”。他们用2000美元的自杀无人机挑衅,逼得美军用200万美元一枚的标准导弹拦截;用老式反舰导弹佯攻,诱使美军消耗昂贵的激光制导火箭弹。五角大楼曾得意地展示“九头蛇”火箭弹雨战术——用烟花般的廉价弹药拦截无人机群,但算盘打得再精,成本比仍是1:2000的悬殊差距。 这种“穷人的战争智慧”,让美军陷入了一个悖论:拦截是亏,不拦截更亏。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胡塞武装的“地下王国”。美军情报部门早就摸清了他们的套路:60米深的地道网络纵横交错,通风系统堪比纽约地铁,储粮足够支撑数年。这些地洞里甚至安装了光纤和信鸽结合的通讯装置——现代科技与古老手段的混搭,让美军的电子战武器一拳打在棉花上。 2025年3月,五角大楼曾秘密推演地面清剿方案,结果发现:每清理1公里地道,就要赔上50名士兵的性命。阿富汗“帝国坟场”的阴影,瞬间笼罩在作战室里。

特朗普的豪赌背后,藏着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焦虑。过去一年,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扰,让全球12%的海运贸易被迫绕道好望角,保险费用飙涨300%。 3月17日,国际油价应声突破每桶71美元,美国通胀率再度抬头。美联储主席私下抱怨:“我们加息的子弹,全被也门的导弹打没了。” 但更让白宫如鲠在喉的,是胡塞武装背后若隐若现的伊朗身影——后者通过走私零件、培训技术人员,让这支“拖鞋军”拥有了仿制中国C802反舰导弹的能力。 美国想用轰炸胡塞来敲打德黑兰,可伊朗外长扎里夫冷笑回应:“你们连民兵都打不赢,还想威胁国家?”

这种羞辱直戳美国霸权的痛处。冷战结束后,美军习惯了用降维打击碾碎正规军,但面对胡塞武装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空袭成了最昂贵的面子工程。3月16日,美军宣布炸死了“多名胡塞高层”,可第二天,该组织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就现身电视台,嘲讽美军“连我的胡子都没碰着”。 这种场景让人想起2024年1月的闹剧:两名海豹突击队员在红海行动中死亡,五角大楼咬定是“心脏病突发”,结果网友翻出队员照片——肌肉虬结的特种兵,怎么看都不像会猝死在甲板上。

美国的困境,早被历史预言。2015年,沙特率领15国联军,用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欧美武器轰炸胡塞武装。结果呢?四年后,胡塞武装用伏击战全歼联军三个旅,缴获的M1A2坦克多到能开二手车展。 沙特王爷们这才明白:对付山地游击战,再先进的导弹也不过是昂贵的烟花。如今美军重蹈覆辙,只不过把F-18换成更贵的B-21,把“爱国者”升级成“标准-3”,但核心逻辑没变——试图用技术优势碾压战略顽疾,最终只会在军火商的狂欢中耗尽国库。

更讽刺的是,这场消耗战正在改写现代战争的规则。胡塞武装用土法改造的萨姆-2防空导弹打击军舰,把防空武器变成反舰利器,脑洞堪比民间发明家;他们用商船当“人肉雷达”,用40年前的伊朗老爷舰追踪航母,硬是在美军的卫星网中撕开一道裂缝。 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招数,让西点军校的教材成了废纸。一位退役美军将领哀叹:“我们准备好了一切,除了想象力。”


3月26日,《大西洋月刊》曝光了美军高层在加密群聊中的作战计划:F-18几点起飞,无人机何时发射,战斧导弹的目标坐标……细节精确得像好莱坞剧本。 但这种“透明式战争”恰恰暴露了美军的致命伤——他们把战争当成打卡上班,而胡塞武装却在用“活着就是胜利”的草根哲学对抗。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晒轰炸视频时,胡塞武装的年轻人正用3D打印机制造导弹零件,用加密软件绕过美军监听,用TikTok直播导弹发射。 这是一场算法与信仰的战争,而算法永远算不清信仰的定价。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3月16日发出警告:“报复循环可能摧毁也门。” 但没人听得进去。美国需要一场“胜利”来安抚国内通胀飙升的怨气,胡塞武装需要持续袭击来维系“反美斗士”的人设,伊朗需要代理人战争消耗死敌的国力——三个玩家的利益链条,紧紧捆在也门的焦土上。


夜幕降临红海,美军的E-2D预警机仍在500公里半径内盘旋,宙斯盾舰的雷达屏上,胡塞武装的导弹信号时而闪烁。五角大楼的AI系统不断更新着打击评估报告,但有一行数据被刻意隐藏:过去72小时,美军消耗的拦截导弹总价,已超过也门全年的GDP。 这场战争没有前线,没有胜负,只有两个不对称的对手,在烧钱与省钱的螺旋中,共同坠向深渊。

特朗普的“末日宣言”还在社交媒体置顶,但评论区早已被段子淹没。一条高赞留言写道:“2019年他们说塔利班撑不过半年,2023年他们说普京撑不过冬天,现在他们说胡塞武装的末日到了——美国人的耐心,永远比敌人的寿命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