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之间
难以说走就走
早已是乘客间的共识
几年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钮心毅就曾遭遇窘境,当时他不得不站在杭州东站门外,不停刷手机,好不容易刷到一张返回上海的票。后来,他有了新经验,“我到杭州去之前会把来回票买好”。记者此前采访就发现,不少经常往返沪杭间的乘客与钮心毅一样,“大不了再换票,总比买不上要好”。
最近
往返沪杭的常客圈子沸腾了
第二条直连上海与杭州的高铁
有新进展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新建上海至乍浦至杭州高速铁路(浙江段)选址公示》,项目进入可研批复关键阶段。2月,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沪乍杭高铁(上海段)、沪乍杭铁路(上海段)选线专项规划(草案)公示》。相关公示显示,沪乍杭高铁从杭州西站出发,经嘉兴进入上海境内,并通过沪苏通铁路二期至上海东站,全线共设9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沪乍杭高铁示意图
这个节点,不妨聊聊沪乍杭高铁可能带来的新变化,这也是高铁途经的上海、嘉兴、杭州三城乃至更大范围的长三角城市未来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直达新通道
沪乍杭高铁,首要的功能必然是沪杭间的直达新通道,在民间也有“沪杭高铁二线”的称号。
这正是沪杭间所迫切需要的。2010年,沪杭高铁开通,沪杭两城被以350公里时速“系于一线”,一小时交通圈成形,但随着跨城商旅、通勤等需求持续增长,“一票难求”的情况不时出现,不少人叫苦不迭。
原因何在?道理简单,需求大、供给小,供需不平衡。从供给上讲,长期以来,沪杭之间仅有沪杭高铁一条高铁通道,而沪宁之间已有3条高铁通道,作为长三角的两条发展主轴线,无疑显得不够均衡;从客流上看,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沪昆高铁重要组成部分,除承担城际客流外,其还起到我国高铁大动脉的作用,面对沪杭间的旺盛城际客流需求,便显得捉襟见肘。
去年12月26日,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沪杭间多了一条通道,但因需北上湖州绕行,票价较高等问题,对客流压力缓解作用有限;采用磁悬浮技术的沪杭“超级高铁”尚处于“预控建设空间”的阶段,恐怕还要“悬”上一段时间。两条线,都是“远水难解近渴”。
如此看,今年开建的沪乍杭高铁分担客流、快速通达作用凸显。前者自不必说,随着新线开通,沪杭间运能将大大增强。
不过究竟有多快?沪乍杭高铁建成后,杭州市民前往上海虹桥站,相比北上经沪苏湖通道,预计节约近半个小时。前往上海浦东的时间优势则更大,比如从新建的临平北站前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仅需约40分钟,相比现在杭州市民无论是自驾还是“高铁+地铁”的形式前往,动辄约3小时的行程,自然是天壤之别。
两翼齐飞
沪乍杭高铁开建,对上海至关重要,它是“激活”东方枢纽的“关键一环”。
正如沪乍杭高铁(上海段)相关公示中提出的,沪乍杭高铁对完善上海对外辐射通道布局、提升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链接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这一定位?不妨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来说明,作为我国目前最成功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虹桥枢纽向来以航空、高铁“大交通”的顺畅衔接、快进快出闻名,东侧是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西侧是虹桥火车站,虹桥火车站的客流又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北向的沪宁方向和南向的沪杭方向。
位于浦东新区、东海之滨的东方枢纽,与虹桥枢纽的逻辑类似。在这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同样居东,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在西侧,未来上海东站将是沪苏通铁路二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通车的沪苏通铁路一期串起上海、苏州与南通,二期则是自江苏太仓至上海奉贤四团段线路,如果到此为止,铁路“断头”,也将让上海东站失去南向的对外辐射带动能力。沪乍杭高铁补上了这关键一环,根据规划,连接上海、嘉兴、杭州的沪乍杭高铁将在四团站利用沪苏通铁路接入上海东站。此外,上海东站未来还将引入沪苏湖高铁、沪宁沿江高铁等线路。
东方枢纽,被称为“虹桥枢纽2.0版”。在上海西部,虹桥枢纽不仅在西侧衍生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如今更是链接、辐射、带动着规划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为长三角、为全国搭建起联通国际国内市场“彩虹桥”。在上海东部,东方枢纽正打造仅次于虹桥枢纽的上海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这个“第二”仅是规模,其不仅在空铁联运上有着不少创新,使命同样重大。去年,依托东方枢纽的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设立,未来根据国际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定位,它将成为全国首个“境内关外”特殊监管区域,提供30天免签入区等诸多便利政策,凸显上海打造全球开放枢纽的决心和智慧。
如此,上海将有望形成“西有虹桥枢纽、东有东方枢纽”的“两翼齐飞”新格局,更好彰显枢纽功能与辐射带动作用,更好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让长三角乃至全国从中受益。
左右逢源
随着沪乍杭高铁开建,补上上海、嘉兴、杭州沿海区域的铁路空白,“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形成。
事实上,沪乍杭高铁不仅将增强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也将有望重塑杭州城西的交通与区位,让“西杭州”得以从交通末梢蜕变为辐射安徽等内陆省份的前沿。从长三角一体化角度看,也将促进上海大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身处上海杭州两大都市圈之间的嘉兴,是其中受益者。
沪乍杭高铁在嘉兴设有三站,即桐乡站、嘉兴南站和平湖南站。其中,新建的平湖南站将成为平湖首座高铁站,届时将结束当地不通铁路的历史,据了解,未来将可与建设中的沪平盐城际铁路在此站换乘。原本的桐乡站也将迎来改扩建,沪杭高铁、沪乍杭高铁均在此设站,未来该站还将接入杭州机场高铁,并与沪乍杭高铁贯通,有望实现上海浦东、虹桥与杭州萧山三座机场直连的新格局,方便周边群众按需选择机场。
更为重要的是,嘉兴南站的“枢纽”作用将更为凸显,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沪杭高铁、沪乍杭高铁以及通苏嘉甬高铁的交会车站,同时沪乍杭高铁有望经该站衔接通苏嘉甬高铁,实现两条高铁贯通运营。其中,目前在建的通苏嘉甬高铁跨越长江与杭州湾,由南向北串起南通、苏州、嘉兴、宁波,是长三角铁路网的关键一“竖”。以往乘高铁的人会有一种错觉——苏州距离杭州比苏州距离南京更远。实际上苏杭间距离要近上不少,造成错觉的关键在苏州去杭州需从上海绕行,走一个“Z”字形。通苏嘉甬高铁则把线路“拉直”了。建成后,嘉兴到宁波也将不用绕行杭州,高铁通行时间有望缩短2/3。
未来,嘉兴将形成通达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绍兴、湖州等6个方向9条线路,其中有5条铁路在嘉兴南站交会,“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也将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资料:上观新闻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