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能源的浩瀚星空中,天然气汽车曾绽放过耀眼光芒,凭借自身独特优势赢得大量拥趸。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它又无奈地走向衰落,成为汽车能源发展进程中一段值得铭记的过往。
20 世纪初,全球汽车工业刚刚起步,石油供应尚不稳定。1901 年,美国圣路易斯推出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实验性出租车,率先拉开天然气汽车发展的大幕。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与基础设施,天然气汽车发展极为缓慢。1931 年,意大利建成世界首座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改装首批压缩天然气汽车,为天然气汽车商业化奠定了基础。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能源行业的发展,战后中东、北非等地接连发现大型天然气田,天然气产量飙升、价格骤降,为天然气汽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与能源供需状况紧密相连。20 世纪 60 年代,国内石油资源短缺,四川自贡等地凭借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制造出 “气包车”,有效缓解了燃油供应紧张的局面。1966 年,我国首辆压缩天然气汽车在自贡诞生,1971 年,首辆液化天然气汽车也在此问世。进入 21 世纪,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液化天然气汽车列入 863 高新技术研究计划。一时间,液化天然气卡车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到 2012 年底,我国液化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跃居世界首位。
天然气汽车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其突出的经济和环保优势。经济层面,天然气价格相对汽油、柴油更低,以出租车为例,使用天然气后燃料成本可降低约 50%。同时,天然气燃烧充分、清洁,不易产生积碳,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磨损,减少了维修保养费用。环保方面,天然气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大幅减少,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气汽车的弊端逐渐暴露。续航里程短是其面临的主要难题,天然气能量密度低,致使车辆续航远不及传统燃油汽车。加气站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也给车主带来极大不便,耗费大量时间在寻找加气站上。此外,改装后的天然气汽车动力下降明显,一般功率会降低 10% - 20%,严重影响驾驶体验。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电池技术不断突破,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购车成本也因政策补贴显著降低,全方位挤压天然气汽车的市场空间。
就这样,在重重压力之下,天然气汽车逐渐失去优势,从兴盛走向衰落,成为汽车能源发展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