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4月2日讯 近年来,邛崃市委老干部局坚持以“稳”促建、以“育”强基,以“实”创优,打好老党员工作室建设组合拳,推动老党员工作室建设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党员工作室113个,其中城市社区54个,涉农社区59个,并实现了全市14个镇街均有示范点位。8个老党员工作室分别被成都市委老干部局评为党建引领离退休干部融入城乡社区发挥作用优秀案例、优秀“蓉城金秋”老党员工作室和发挥作用突出的“蓉城金秋”老党员工作室。


▲组织召开2024年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推进会

念好“稳”字诀,确保创建工作科学化

示范引领建。以召开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工作现场会的方式,按照“八有”建设基本规范,首批在14个镇街着力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老党员工作室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稳步推进老党员工作室建设。

支部带动建。积极探索实践老党员工作室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社区党组织相互联动、相互融合的发展之路,推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办老党员工作室模式,积极组织引导工作室老党员担任社区议事会成员、监委会成员、微网格长、志愿队服务队队长、社区涉老兴趣小组骨干等,让老党员成为社区党委延伸到社区角落的“毛细血管”。

依托特长建。坚持“发现、孵化、引领”三部曲,依托镇街、村(社区),分类建好银发人才库,着重从退休干部、老教师、回村居住的老乡贤以及退下来的“两委”干部中,精挑优选出有一技之长、有一定影响力、综合能力强的老党员作为老党员工作室的牵头人,形成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配套完善的老党员工作室。


▲顺河社区老党员工作室帮帮邻志愿服务日

念好“育”字诀,推动服务运行常态化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委老干部局指导、镇(街道)党(工)委主抓、社区党组织主建的三级联动机制。完善老党员工作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全市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推进会,负责协调解决老党员工作室建设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成立工作督导组,通过实地查验、座谈交流,对全市老党员工作站(室)的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确保工作落深落细落实。

规范建设标准。印发邛崃市《关于深化老党员工作室建设的通知》,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实用管用、共建共享”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为老党员开展日常学习、活动等提供便利。

拓宽经费保障。按照“社区挤出一点+镇街补助一点+老干部局以奖代补激励一点”的模式,拓宽老党员工作室运转经费保障。


▲渔唱社区老党员工作室老党员常态化在南街小学开展爱心护学行动

念好“实”字诀,引领作用发挥多样化

坚持“工作室+特色项目”运行模式,推进工作室运行项目化、常态化、清单化。

“民意直通车”办好“微实事”。渔唱社区、文星社区等老党员工作室组织老党员们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协助社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夜间巡更等活动,不仅成为社区治理的“好帮手”,更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关爱服务站”便民“零距离”。金桂社区、顺河社区等老党员工作室,联合社区商业,常态化为老同志和附近居民群众提供医疗健康、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务120余场次。三是“矛盾调解室”攻克“老大难”。花园巷社区、考棚社区等老党员工作室主动融入城镇拆迁、商业街区秩序维护等重点难点工作,累计调处噪音扰民、车辆乱停等各类矛盾纠纷70余件。


▲考棚社区老党员工作室牵头人付素琼在社区会议室开展家风家训教育

“理论宣讲队”传播“好声音”。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党史活教材”的优势作用,组织老党员面向居民群众开展党史、政策理论、红军在邛崃、解放邛崃等宣讲活动100余场次。五是“大手拉小手”关心下一代。每年寒暑假期举办“大手拉小手”家风家训教育、游学体验、书法绘画等活动,并组织发动老党员开展爱心护学、网吧监督等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学校及家长的欢迎和好评。(由邛崃市委老干部局供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