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早6点,伴随着旭日东升,北清路"最后一公里"七北路完工通车,正如暖阳带来希望,断头路变通途,未来科学城昔日东西分隔的科创长廊终于成形。6点多,附近居民赵先生实测发现,1.1公里的通勤时间从以往的30多分钟变为3分钟。
断头路变通途
"通了啊!终于通了",早晨6点多,在北清路与七星路交叉口,路过的司机摇下车窗伸出大拇指点赞。北清路是连接海淀区和昌平区东西方向的重要城市主干路,此前十余年间受环境因素,在七星路口形成1.1公里的断头路。别看这断头路只有1.1公里,却将北清路切断,形成2处丁字路口,成为瓶颈路段,为北清路常态化拥堵点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科长聂雪峰介绍,"根据统计,这个路口早晚高峰每小时接近有千余辆车经过,之前市民要么经北侧定泗路绕行1.6公里,要么经南侧七北南路绕行0.5公里,其中定泗路作为主干道本身承载的交通量就很大、极易拥堵,七北南路只有一上一下两车道,也无法起到分流如此大规模车流的作用,市民通常要在这里堵二三十分钟。得益于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的前期协调推进,我们在满足安全通行条件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开放了交通,两上两下四条机动车道以及两条独立的非机动车道能够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在北清路与七星路交叉口,交警指挥过往车辆行人,道路交通井然有序,车辆通行顺畅。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昌平交通支队沙河大队赵起中警长说:"以往,市民驾车从西往东需要向南或者向北绕行,这就和南北行驶的车辆形成交织,早七点起,高峰时段通过路口需要40分钟左右时间,目前我们观测,高峰期20分钟就能通过路口。为保障群众出行效率,我们重新调整信号灯配时、渠化路口流向,后续还会根据实际通行状况进行调整。"
断头路的建设引发了居民的极大关注。"变化真的太大了!原来眼看着家门口的路却走不了,上下班只能绕行,刚出门就得堵上二十多分钟,真是堵车又堵心。最夸张的我记得有三次,一公里的道路堵车了一小时。现在路也通了,心也顺了,开通后我就体验了一把,上班路上的时间整整少了半个小时!"家住附近小区的市民赵先生脸上洋溢着喜悦,为北清路七北路段完工通车连连点赞。
仅用56天打通瓶颈路段
今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踏春提速,聚焦重点功能区交通支撑,统筹推进"断头路"综合治理,在环境条件成熟后立马开工,自2月6日至4月2日,昌平区北清路七北路段道路工程历时56天实现主体完工通车。施工单位养护集团七北路项目现场负责人邱博文表示,"正月初九开始,我们就陆续组织人员机械进场开工,狠抓安全生产,优化施工工序,以高质量、高速度的建设回应周边居民早日打通道路的期盼。"
作为连通京新、京藏、京承三条高速的东西向主干道,北清路贯通后将串联海淀与昌平,惠及沿线周边三公里内的15万市民日常出行。
北清路的贯通,不仅是交通效率的提升,更是产城融合的基础设施迭代,从昔日东西分隔到如今科创走廊成形,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永丰产业基地等高新技术集群依次相连,交通的蓬勃脉动,让人才、技术源源不绝输送至首都科技创新中枢,路网的延伸铺展与产业的繁荣发展相互促进。今后的每一天,住在路西的居民都可迎着东升的暖阳,奔向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开启新的一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