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
《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新闻发布会
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会共提出了12条具体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球产业高地。此次政策的“加码”,涉及资金支持、企业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标准法规完善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广东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雄心与决心。
本场发布会是“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九场,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晓伟主持。
12条“干货”
力争实现“六个一批”
广东省副省长王胜介绍:
- 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 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 工业机器人产量24.68万台(套),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图源:深圳特区报
近期,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措施,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力争实现“六个一批”,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省财政按规定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该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在省级支持的基础上再“加码”。部署一批高能级平台,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
图源:深圳特区报
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每年择优支持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
引进培育一批优秀人才,把吸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作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求和重点任务,支持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完善一批标准法规制度,积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对主导制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分别给予资助。诚挚欢迎广大有志青年、企业家、科学家和投资者到广东投资兴业,推动更多好项目、好企业落户广东。
进一步加大
对标杆应用的扶持力度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曾进泽表示,省工信厅正在制定《广东省 “人工智能 +” 行动方案》,聚焦教育、医疗、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重点领域,计划培育100个示范应用场景与500个示范案例。会同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分行业召开供需对接会,搭建起企业、行业用户以及支撑科研机构之间沟通交流的高效平台。计划进一步加大对标杆应用的扶持力度,比如在工业领域每年遴选10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案例,对每个入选案例给予最高800万元的奖励。
举办“众创杯”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依托正在成立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举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能大赛”以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览会”,并且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盛会。大力宣传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成果、优势及发展前景,提升全社会对人工智能认识度与接受度。
开放创新平台
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表示,2018年起,广东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布局相关专项,累计投入省财政资金近14亿元,带动社会资金近30亿元,构建科研攻关体系。在人工智能领域,在算力芯片、大模型、创新应用等方面布局攻关,取得昇腾910B芯片、“鹏城・脑海”大模型等成果。在机器人领域,在大模型、芯片、运动控制等方面取得夸父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等成果,并建成多层次科研平台体系。
鹏城云脑Ⅲ (图源:光明科学城)
广东已构建多层次布局体系,拥有13家国家级平台与137家省级平台。算力平台“鹏城云脑Ⅲ”提供强大算力;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华为、腾讯等开放创新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未来,广东将持续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发挥鹏城国家实验室等作用,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调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资源,构建创新联合体,赋能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
每年安排100亿专项资金
支持构建全过程创新链
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树林表示,省财政将从支持攻关、突出重点、服务保障三方面发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每年安排100亿科技专项资金,支持构建全过程创新链,鼓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项目申报。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配套奖励。
持续加大对制造强省的投入,2025年年初预算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下来将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予以重点支持,包括:
- 对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省市联动支持;
- 支持开源社区与生态中心,促进数据要素融合应用;
- 通过竞争性分配等方式支持场景示范与标杆创建。
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目前省级已通过多个政府投资基金支持该领域项目,投资额超230亿元。借助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等举措,面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开发融资增信产品,适当放宽损失容忍度,省级通过增资、配套资金等给予支持,截至2024年末,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等提供融资担保服务952亿元。
广东将加大
“粤贸全球”计划实施力度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斌表示,在粤外资企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6000亿美元,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广东实施利用外资奖励政策,珠三角6市投资当年实际外资达5000万美元以上,其他15个市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按不同行业标准给予1%~3%的奖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单个项目最高奖1.5亿元。推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对认定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总部,满足入资标准可获500万元奖励。3月,省商务厅出台支持海外主权基金来粤投资政策,推动其对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进行绿地投资和股权投资。同时,广东将开展超100场产业链招商活动,吸引相关标志性项目落地。
今年,广东将持续发力,加大“粤贸全球”计划实施力度,组织332场境外展会,其中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展会40场,为企业提供展位费支持、展会资讯和机票优惠。其次,用足广交会平台,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此外,还将通过粤澳名优展等多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魏文涛表示,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创新的“核心燃料”,对发挥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倍增效应至关重要。省政数局将深化数据空间建设,以行业数据空间为依托,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行业数据归集共享机制。鼓励产业链主导企业参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构建跨平台、跨区域的行业数据资源库。开展数据集和数据标注案例征集活动,遴选优质案例,加大高质量数据集的供给。通过推广案例,形成示范效应,为各地各行业建设数据集提供参考。
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高质量数据集和中文语料库建设,促进数据与产业场景深度融合,助力行业和企业智能化应用落地。鼓励企业将高质量数据集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进行流通交易,同时完善数据集安全监管机制,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编辑:Thea、Kiki
来源:广东发布、南方网
转载请标注来源:澳商圈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