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日前,内塔尼亚胡公开表示将出访匈牙利,原本看起来正常的外交行程却暗藏一件“惊天问题”。

不少媒体注意到,匈牙利正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而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则已经高悬半年之久。

匈牙利为何不会执行这一逮捕令?而内塔尼亚胡选择无视逮捕令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呢?



今年1月,在国际社会关注的目光下,加沙地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曙光”,不过却仅仅达成了第一阶段停火协议。

虽然该阶段在有序推进之中,但不得不说能否推进到第二阶段,还是得取决于以色列的态度和国际趋势的变化。

这一时间节点之后,世界产生了几大变化,其一便是美国政府“换人”了,比起拜登和内塔尼亚胡“关系更好”的特朗普上任了。

自此内塔尼亚胡底气更足,自然对于哈(哈马斯)以双方的主要“症结点”人质互换问题,更加的“态度强硬”。

但此事的另一方哈马斯却也保持强硬,至于背后是否与近期伊朗与美国唱“对台戏”一事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此事带来的结果就是以色列在上个月18日恢复了对加沙的攻击,此次大规模空袭直接造成加沙地带超过3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至于目的很明确,以色列“愿意停火”,但必须在以色列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停火,日前这一态度得到具体展现。

上月底,以官员直接表示哈马斯已经同意通过释放5名被扣押人员,来换取50天的停火,事实证明以色列“重开战火”有了效果。

而支撑这一切的根源,或许离不开美国对以色列的“加持”,也正是在这种“加持”之下,除了以色列对加沙的态度外,内塔尼亚胡也敢于突破一些“国际法则”。

以色列总统办公室公开表示,4月2日内塔尼亚胡将会访问匈牙利,此举可以说是直接公开置ICC(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于不顾。



回顾去年11月份,ICC就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前国防部长加兰特签发逮捕令,指控其在加沙军事行动中“系统性剥夺平民生存物资”、“蓄意阻碍药品运输”。

但是这份司法裁决在半年后直接迎来撕毁,理由亦很明确,因为匈牙利就是ICC的124个缔约国之一。

那么内塔尼亚胡敢于这么做的理由,除了有美国“支撑”外,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其实潜藏了三大真相。

第一个就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愿意给内塔尼亚胡铺就一条“绿色通道”,首先虽然匈牙利加入ICC签署了《罗马规约》,实际上并没有国内法确立。

这就造成了匈牙利完全可以对抓捕内塔尼亚胡一事“不认账”,甚至是高喊“无义务配合ICC”以及将逮捕令认定为“干涉内政”。



这一操作目前已经有了较为鲜明的例子,在菲律宾ICC逮捕杜特尔特后,其首席律师就表示过ICC无权干涉菲内政将成为“反击武器”。

第二点则在于内塔尼亚胡此番外交行程,本质就是中东欧与西欧的地缘博弈。在这样的情况下,匈牙利更不可能去“动他”。

回顾近年来匈牙利因为移民政策、司法改革等问题早与欧盟“面和心离”,具体表现就是在多件事项上和欧盟“唱反调”,譬如坚决反对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此时此刻,在欧盟多数国家抨击以色列违背“人道主义”的情况下,欧尔班急需通过力挺以色列展现“独立外交”,同时吸引以方在能源和国防领域的投资。

这种“算计”恰好与内塔尼亚胡的诉求不谋而合。目前以色列正试图拉拢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以应对一些欧洲“亲巴勒斯坦阵营”。



国际刑事法院内部图片

这种分裂在ICC裁决后尤为明显。曾经荷兰坚持“百分百执行逮捕令”导致外长访伊行程告吹,加拿大、澳大利亚更是明确表态尊重ICC决定。

最后就是目前ICC正处于“尴尬期”,也很难对内塔尼亚胡强硬起来。2023年ICC就对普京签发了逮捕令,按理说南非作为缔约国应该执行“抓捕动作”。

但南非的“明确拒绝”和普京的“不屑一顾”直接让ICC所谓逮捕令沦为一张废纸,更何况前文所述的杜特尔特事件里,中方也明确告知过ICC“谨慎行事”。

当然,在内塔尼亚胡敢去之外,我们也需要关注一下他为何要去。目前以色列正将主要战略目的定位在伊朗“身上”,甚至扬言要袭击伊朗核设施。

这样的局势之下,整个中东地区都对以色列保持“敌对意识”或是“观望状态”,但以色列仍然需要继续保持自己的“外交趋势”。



所以这一趟匈牙利行程,也可以视为内塔尼亚胡展开“破冰之旅”的起点,与此同时他也继续让更多国家认可以色列的“正义性”从而恢复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2024年,内塔尼亚胡的嘲讽事实上仍然“近在眼前”,他认为“ICC应该先去审判哈马斯刽子手”的言论,正是为了获得国际认可所做的“外交发声”举措。

而在这一举措里,内塔尼亚胡选择将“枪口”对准ICC也不只是因为ICC对其发出逮捕令,更多还是在于美国态度。

今年2月特朗普就直接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ICC)实施严厉制裁,引起国际注意。

从ICC的坚定支持者到制裁者,证实了美方态度,内塔尼亚胡选择跟进也无疑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美以同盟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日特朗普对全球增加关税,众国家选择“反制”之时,以色列却选择在前夕直接公布取消迄今为止对所有自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这种深度捆绑策略,才是以色列敢于在中东“重燃战火”,以及敢于在外交层面无视ICC的真正缘由。

但是如今单边霸权主义正在失去原有的优势,多极化崛起的未来里,以色列这种想法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大规模空袭加沙致二阶段停火协议成泡影,美以战略加剧地区动荡》

每日经济网《以官员称哈马斯同意释放5名人质换取50天停火》

央视新闻《以色列宣布取消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

光明网《不顾逮捕令,以总理宣布将访匈牙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