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全国多地“窗帘之约”引发关注,一道道窗帘背后“藏着”一个个暖心约定。每日清晨,社区志愿者会定时观察独居老人家中的窗帘情况:如若窗帘拉开或关上,表明老人安全;如若窗帘较前一日没有变化,志愿者就会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询问。
图片来源:新华社
拉窗帘是最为稀松平常的起居小事,为何这一“土办法”收获全网点赞?对于老年人而言,这个办法虽“土”,但最简单、最实用也最有效,关爱老年人,有时就是要从这些易操作、易掌握的细微之处入手。再来,这一方式也恰好把握了“持久关心”与“适度介入”之间的分寸感。过往,社会对于独居老人的关爱举措并不少,譬如,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探望,医务工作者开展送诊上门服务,高校学生与独居老人结对关爱,等等。但相较这些“敲门式关爱”,“窗帘之约”更加柔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独居老人,减少了没有必要的打扰,更增添了一份尊重与体面。
这样一份暖心约定,不仅让独居老人更有安全感,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情感慰藉。“窗帘之约”这一小小举动看似无声,却日日为继,让老人们时刻感受到被惦记、被关爱,也再一次燃起他们对于生活的憧憬与热情,纾解独居老人的“空巢之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21.1%。另一项调查显示,超九成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基于此,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让他们的晚年时光更有品质、更有盼头,不仅仅是社区的“关键小事”,也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
眼下,不少省份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并辅以智能科技关怀老年群体健康。在上海,一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如果超过12小时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水表会发出自动报警,提示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查看;在浙江,一小区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门磁,老人进出都有数据记录,便于社区志愿者及时关注老人动态;在江苏,一社区为独居老人安装智慧守护装备,老人一旦感觉身体不适或发生紧急情况,只需轻按屋内红色按钮或拉动“应急绳”,社区就会收到信息并及时上门查看。其实,无论是“土办法”还是“新科技”,只要是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更好实现老年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值得肯定与鼓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或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再回到“窗帘之约”,每每清晨,拉开窗帘,洒进阳光,点亮的不仅是房间,更是独居老人的心房。我们期待,更多来自社会的“光亮”,照亮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王宛璐)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