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近年来,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锚定“一站式接收、全链条调处、一张网预防”目标,聚焦阵地集成化、机制协同化、治理数字化,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工作机制,提供高效服务,切实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处置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一站式” 打造矛盾化解主阵地

“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路线图’的各个环节在我们新升级的综治中心都能找到对应的实体功能区。”调兵山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2024年,调兵山市以原综治中心作用发挥为基础,率先完成综治中心改造升级。新中心集引导便民、综合调解、劳动仲裁、诉讼服务、法律服务、检察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设置14个服务窗口和调解室、速裁法庭、心理疏导室、宣泄室等多个功能室,推行“常驻+轮驻+随驻”三驻机制,统筹政法单位、调解组织等力量全时进驻,民政、住建等部门动态轮驻,卫健、教育等单位随叫随驻,形成“问题不出门、化解在一地”的集约化服务格局。

“全链条” 迸发多元解纷新活力

“同志,能帮我把土地要回来吗?”晓南镇某村张某焦急地到调兵山市综治中心求助。2024年5月,晓南司法所接到某村委会提供的矛盾纠纷线索,该村在外省打工多年的村民张某和老伴返回家乡后,发现自己家的31根垄地少了10根垄,因此和周边耕地的村民产生纠纷。由于村民的耕地边界比较模糊,村委会多次调解都无法解决,张某情绪激动,矛盾愈加严重。这起矛盾追溯时间长、涉及村民多,处置不及时容易将问题拖大、拖炸。

晓南司法所在报告调兵山市综治中心后带着张某一同到市综治中心开展调解。经过多方研判,市综治中心立即协调农业农村局、测量公司、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等多方力量,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测量、解读法律等措施,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邻里之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融洽。

田间地头的“一根垄”在农村来说是老百姓的大事,也是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重要因素。调兵山市综治中心由化解“一根垄”矛盾纠纷引发工作思考,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格局,构建“基层首诊—中心提级—联合攻坚”三级响应机制,通过建立联动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协调职能部门、统筹政法单位、沟通行业组织、发动社会力量的“全链条”多元解纷工作模式,确保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一张网” 筑牢风险防范安全墙

“兀术街道,我们已经收到你们反映的矛盾纠纷线索,我们会第一时间启动联席机制,共同研判化解风险隐患”。调兵山市综治中心通过社会治理综合调度指挥平台回复了网格员的“派单”。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化解源头风险,调兵山市综治中心发挥数智作用,形成将网格员常态化入户走访时采集的矛盾信息、风险隐患、纠纷动态等通过手机APP终端,上传至市社会治理综合调度指挥平台,形成全域覆盖、实时更新的社会治理“数据池”,经过大数据纵向整理、横向比对,将重点矛盾纠纷交由属地重点关注,有效将风险防范在先,化解在前。同时,网格员、村、乡(街)还可以通过平台将本级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反馈至调兵山市综治中心,市综治中心构建“数据主智+分级响应”处置机制,按照属地或属事的原则,指挥平台分发调度、及时流转给相关单位和部门,由具体经办部门办理处置,形成“网格排查—平台派单—部门处置”中端处置流程,通过网格员定期跟踪、综治中心动态督导、属事部门定期反馈,推动群众诉求依法稳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每件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年初以来,全市各级综治中心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59件,治安案件结案率同比上升6.29%。

平安,民之所盼。调兵山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日益深入是探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躬身实践,也是提升平安建设能力水平的有力举措。下一步,调兵山市综治中心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在运行中持续优化服务效能,努力让群众安全感更强,满意度更高,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基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