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下午,中国专利法实施40周年纪念日当天,由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广东专利代理协会、广东省专利信息协会、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广师大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中国专利法实施4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东校区隆重举行。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原会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原局长李中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原巡视员郑良生、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谢红、广东省地理标志协会执行会长徐宇发,广师大党委书记王兵、校长戴青云、副校长蔡君等来自政府、法院、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60余位代表出席座谈会,共同回忆纪念中国专利法实施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共同谋划展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座谈会由广师大校长戴青云主持。
会上,广师大党委书记王兵代表主办方致辞。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特色、发展趋势、发展目标等基本情况,谈到学校在知识产权领域已建成广东技能型人才知识产权实训基地、广州市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平台,培养和引进了一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聚焦产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服务。王兵书记表示,在专利法实施40周年之际,与大家一起探讨专利制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非常有意义,对于广师大知识产权学科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原会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在会上回顾了中国专利法40年的发展历程。他指出,1624年英国垄断法的实施,标志着现代专利制度的诞生。截止目前,西方专利制度走过了400年的历程。我国的专利制度只用十分之一的时间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忆了亲身经历1979年夏天当时国家科委在怀柔一个小水库旁举办的专利干部培训班、198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利局联合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的专利培训班、1984年在北京香山举办的首届专利代理人培训班等专利法出台前后的重要节点事件,强调了人才培养在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中国专利制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企业主导专利创造、制度适配技术变革”的中国特色路径。田力普强调,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挑战,需立足国情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规则,构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推动创新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原局长李中铎回顾了2003至2008年的专利工作经历,指出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讲述了在政协工作期间建议加强专利申请后管理提案提出和办理的难忘故事。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郑良生分享了其从省委办公厅秘书工作到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工作的职业转型经历,回顾了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初期的重要历程。广东省市监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原一级巡视员、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谢红系统梳理了广东专利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高度评价广师大在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领域的创新突破。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原二级巡视员、广东省地理标志协会执行会长徐宇发指出,专利法实施40年以来,我国在专利数量质量、转化运用、法律制度完善、国际影响力提升、审查效率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回顾了广东专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平台、重要事件。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重庆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会会长陈纪纲分享了其亲历的专利文献从手工卡片到缩微胶卷到智能系统的发展历程,结合自己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协会工作职业生涯经历,表达了对专利人生的感恩、自豪和无悔。三环知识产权创始人资深知识产权律师教授温旭分享了自己的专利从业经历,介绍了自己办理的康宝消毒柜专利战、佛山陶瓷辊棒技术维权等标杆案例及其影响,揭示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产业发展并与产业共成长的行业规律。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一级调研员王世安、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杨松夏、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四级调研员丁文雄、广东高级人民法院原副庭长欧修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原副院长黎炽森、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关永宏、东莞理工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王岩、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夏德兴、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重、深圳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文求、广州科沃园知识产权公司总经理张帅、广东概念验证投资发展合伙企业总经理丁志新、上海新诤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北京行知专利公司董事长季军、广东省华南知识产权文化促进中心主任顾奇志、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张雅连等与会代表,结合自身专利工作经历,围绕专利的缘份、故事与感悟、专利法实施的成绩、问题与建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对专利的影响、应对与展望等主题进行了真诚分享和热烈交流。
会上还发布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中国专利法实施40周年座谈会主题歌《专利40年》。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