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高规格的重磅会议: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出席并讲话,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主持;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金峰,济南市政协主席雷杰,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于永生,济南市委副书记杨峰出席。
除主会场外,还在各区县(功能区)设分会场。
这样的规格,足见济南对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重视。
这件事,为何如此重要?
1
先看下大背景。
2022年5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
同年7月,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会议以高规格召开,谋划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
两年多以来,山东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推动示范区建设。
去年12月5日,山东再次以高规格召开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
会上,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提了八项“加力突破”。其中,多项与济南有关。
比如,在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上加力突破,尽快形成高速铁路网络优势,着力推动货运铁路联网补网强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再如,在构建通江达海内河航运网上加力突破,聚焦内河航道扩容升级、内河港口优化转型、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还有,在打造现代化机场群上加力突破,强化济南、青岛机场双核引领,统筹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加快低空经济发展。
不一一列举。
此次,济南召开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济南推进会议,即是对省里会议部署的回应与落实。
2
在会议讲话中,刘强说了这样一句话——近年来,济南市坚持把交通作为强省会建设的“开路先锋”。
简单理解,经济发展提速、城市品质提升,交通都要先行一步。
济南正是这样做的。
媒体报道,2024年济南共实施交通重点项目188个,完成投资951.9亿元,位列全省第一,投资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北纬君查了下近几年济南交通重点项目的投资额,发现了一个显著特点——大幅增长。
2021年,完成投资574亿元;
2022年,完成投资667亿元;
2023年,完成投资832亿元;
2024年,完成投资951.9亿元。
大手笔。
这些重点项目,正成为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强省会建设的硬核支撑。
举个例子,2024年,聊泰黄河公铁大桥、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济南黄河大桥新桥、黄河齐鲁大桥等4条跨黄通道相继建成通车,济南跨黄通道达到21处。
这些跨黄通道,加速了济南起步区与主城区的人流、物流互动,为起步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等线路的通车,也让“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更加触手可及。
再举一例。2024年2月,小清河复航工程正式通航运营。依托这条“黄金水道”,济南正式实现了通江达海的梦想。
前段时间,《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明确了济南城市新定位,其中一条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济南在交通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值得点赞。
3
济南这次会议的新闻通稿不长,全文600余字。
但北纬君觉得,里面看点很多。
比如刘强在讲话里提了几点——
加快推动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
持续提升综合立体交通路网建设水平
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现代化治理效能
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几点,正是当前济南交通建设的“发力点”。
拿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来说,济南在去年入选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加上此前已获批建设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济南已成为国家物流领域“双枢纽一基地”建设城市。
以此为依托,济南相关产业物流成本将有效降低,助力济南打造城市竞争新优势。
省交通厅厅长于永生也在会上“表态”——
全力支持济南进一步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做好交通为民服务工作。
办好这件事,意义重大。
往大了说,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济南作为省会,理应也有能力“走在前、当引领、作示范”。
往细了说,“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是每个人的愿望。
4
毫无疑问,济南交通今年将有大动作。
2025年,被称为济南地铁建设的“大年”。
年内,地铁4号线、8号线,以及高新东区云巴等将迎来通车,地铁6号线、7号线、9号线将继续提速建设突破。
特别是沿经十路走行的4号线,市民期待已久。
此外,机场二期改扩建、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等过黄河通道,以及黄河凤凰大桥南延、黄河大道二期等项目建设将加速推进。
高铁方面,济滨、济枣高铁建设将提速。最新消息显示,济枣高铁建设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此外,莱临高铁前期工作也在积极推动中。
高速方面,9个续建项目继续推进,年内将完成绕城高速公路小许家至港沟改扩建和济南至微山、高青至商河西段、商河至武城等新建项目。
2月份,济南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曾介绍,2025年济南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179个,项目总投资556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50亿元。
伴随着此次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济南推进会议的举行,这些交通项目的进展有望再次提速。
期待济南交通迎来新一轮大变化。
这件事,事关强省会建设,也事关每个人的出行、工作、生活。
记者:高家涛
编辑: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