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1级:难以有江雾产生”

“4月3日1级:难以有江雾产生”

“4月4日2级:可能有江雾产生;”

关注“建德发布”微信公众号的网友可能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周四的推文文末会附带一个一周“江雾预报”,公众号还开设了“预见白沙奇雾”话题让你订阅。


“这是建德市气象专门研发的江雾预报,去年开始正式发布,一年来,她已渐渐成为建德这座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的独特IP。”建德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游说。


(余杰 摄)

这样的“江雾预报”,不仅在我们大杭州是独一份,在全国目前也堪称首创。

为什么推出江雾预报?

这是“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最好诠释

为什么要对江雾进行预报?其实这个想法并非心血来潮,不过介绍之前先要说说建德的江雾“新安奇雾”(之前也叫白沙奇雾)。

这里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键词“17℃建德新安江”,这是建德旅游的响亮品牌口号。

“新安奇雾”就缘起“17℃建德新安江”,它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独特气象景观。



“从新安江大坝坝底70米深处喷涌而出的水,温度常年保持在14-17℃,当这些低温江水喷涌而出时,与水平流经江面的暖湿气流相遇,气流冷却就凝结成了江雾。这种江雾属于‘平流雾’,特点就是在低空弥漫,形成如仙境般的景观。”周游说。

受江面水汽多少的影响,江雾薄的时候,厚度有两三米,浓的时候可达十多米,加上两山夹一江的地形,就会出现江雾缥缈如烟,建德新安江城区在山水间忽隐忽现,就像一幅泼墨山水画。


(何育雄 摄)

江雾不受时间限制,不因季节变化,一年四季、晴雨晨昏都有可能见到,夏秋两季多一些,冬春相对少一些。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安江上的江雾奇观在本地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当时水电站所在地还叫白沙镇,所以‘新安奇雾’也被称为‘白沙奇雾’。”周游说,那个时候建德就想着为周边赶来观赏的游客预报江雾,奈何技术上实现不了。

“一直到2018年,建德被评为‘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我们注意到独具特色的江雾就是这份荣誉最好的诠释,所以‘江雾预报’又提上了日程。”

大模型算法24小时观测

江雾预报分为三个等级

做预报,首先要有监测。2019年,建德市气象局率先在新安江沿线,一直到下游三江口,每隔七八公里,分别在紫金滩、双江街、下涯湿地、十里埠、三江口,建立了5套集水流量、水温、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向风速、江面实景于一体的生态气候监测站。

“这套设备可以记录下江雾出现当天,这五个点位的气象情况。”周游说。


(下涯湿地生态气候监测站)

在监测收集了一年的江雾数据后,建德市气象局联合杭州市气象局与科研院校开发了江雾预报大模型。

他们将这一年的数据带入大模型算法后,再结合建德未来一周,每天24小时的天气预报数据,就形成了大数据模拟的“江雾预报”。

2023年,“江雾预报”正式投入运行。建德市气象局将每天24小时的预报分成了三个等级。

“其中,1级代表难以有江雾产生,江雾出现概率小于50%;2级是可能有江雾产生,江雾出现概率大于50%,但江雾占江面的面积小于50%;3级是容易产生江雾,江雾出现概率大于50%,江雾占江面的面积也大于50%。”周游说,两年来,预报准确率接近80%。


除了大模型的算法,气象局还安排了专员,每天早晚两次对江雾进行人工预报。

“主要考虑到大模型的准确性,预报员会根据当天的气象情况,以及多年累积的经验,在‘江雾预报’界面最上方对计算结果进行修订。所以如果看到界面上方的预报与下方数据结果不同,大家不必奇怪,这正是人工对大数据预报的修订。”

就准确性来说,人工预报要更准确一些,不过预报员做不到大模型24小时的观测,所以大家可以根据“江雾预报”界面上下两方的结果,结合起来判断江雾的出现情况。

“新安奇雾”一年出现130多天

最浓时绵延20多公里

经过多年观测,建德市气象局总结了“新安奇雾”的独家特色。

首先是遥遥领先的出现次数,据气象局统计,一年中,新安江有130多天出现江雾,其中以水汽更充沛的春夏季为主。而且持续有风,不断带来暖湿气流,江雾会持续长久。



(汪贤耿 摄)

其次,江雾出现的范围很广,从新安江水电站,一直到下游20多公里外的马目大桥,气象局都监测到过江雾,而且水汽充足时,江雾会沿江一直绵延出现。

“这个范围与江水温度有很大关系。”周游说,我们做过监测,从新安江水电站一直到马目大桥,水温基本保持在14-17℃之间,与江面空气温差大,所以很容易产生江雾。但过了马目大桥,因兰江回水顶托,新安江水温逐渐向兰江靠拢,就很难产生江雾了。


(苏立锁 摄)

除了明显的季节变化,一天当中,江雾在每天傍晚7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出现的次数是白天的2倍,出现江雾频率最高是清晨5点左右,频率最低的是下午1点。

“就最近的天气来说,连绵春雨虽然带来了充足的水汽,但气温偏低,新安江上并不容易产生江雾。不过随着后半周气温升高,水汽又充沛,出现江雾概率升高,所以想要欣赏’新安奇雾’,可以再等几天后,去新安江畔碰碰运气。”

预报的准确性要赶超天气预报

让“新安奇雾”成为游客来建德的又一理由

建德江雾的如诗如画,《中国国家地理》评价它是“顶级中式意境美学大师”,而在日前cctv-10《地理·中国》播出的系列节目《新安江畔》第六集中也带领观众领略了这一独特自然奇观。

“疑似在仙境,竟是人世间”。进入四月,最奇最美的“新安奇雾”又将频频亮相新安江沿线。




“我们还在持续研究这一机理复杂的气象现象,提高预报的准确性,要把更多江雾数据‘喂’给大模型,争取早日赶上天气预报90%以上的准确率。”周游说。

深入研究江雾,同时还将有效助力建德旅游的发展。

随着“新安奇雾”火遍全网,每年春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赶往建德,亲身体验17℃新安江的“水清、风凉、雾奇”三大独特景观;还在沿江两岸发掘了一批“网红”打卡点,比如江雾中的紫薯绿道、白沙桥、彩虹桥,和下涯镇之江村的“云雾花田”等。


(刘树桢 摄)


(苏立锁 摄)


(张培志 摄)

“江雾预报”也已经应用到建德市天气预报和大型的文旅活动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吸引点,成为游客们来建德的理由。

“像一年一度的建德马拉松,跑友们会第一时间关注跑马当天的江雾预报,想象奔跑在江雾弥漫的新安江畔,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周游说。


(刘树桢 摄)

记住“江雾预报”的打开方式——

1、关注“建德天气”微信公众号,在服务栏点击“江雾预报”,就能实时掌握“新安奇雾”的情况。

2、或者进入建德发布微信公众平台话题订阅“预见白沙奇雾”专栏,遇见“新安奇雾”。

附上接下来“新安奇雾”的最新预报:

4月3日1级:难以有江雾产生;

4月4日2级:可能有江雾产生;

4月5日2级:可能有江雾产生;

4月6日1级:难以有江雾产生;

4月7日2级:可能有江雾产生;

4月8日3级:容易有江雾产生;

4月9日2级:可能有江雾产生。

记者 宣涛 建德微融圈 卜金 倪航 李孟

编辑 宣涛

审核 陈奕 周涛

我们大杭州新媒体编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