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她曾用一记记重扣击溃对手的防线,如今却被自己的“脸”绊倒在舆论的钢丝上。
郎平,这个名字承载着中国女排“五连冠”的热血史诗、里约奥运“逆天改命”的执教神话,却在65岁这一年因肿胀的苹果肌和僵硬的嘴角,被贴上“医美翻车”的耻辱标签。
曾经的“铁榔头”抡起的是民族自豪感,如今网友却调侃她“把胶原蛋白当排球打”。
当这位膝盖里埋着7枚钢钉的战士,选择用玻尿酸对抗皱纹时,撕开的何止是容貌焦虑的伤疤?
一个用半生诠释“拼搏永不言败”的体坛图腾,为何在退休后活成了大众口中的“整容狂魔”?
这究竟是美人迟暮的个体悲剧,还是时代对杰出女性最残忍的绞杀?
钢铁浇筑的“铁榔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红色旋风席卷世界,而郎平就是那支队伍里最锋利的“矛”。
身高1米84的她,站在网前像座移动堡垒,抡起胳膊扣球时,整个球场都跟着震动。
对手最怕她的“超手进攻”,跳得比别人高,扣得比别人狠;球砸在地板上的闷响声,隔着电视都能让观众起鸡皮疙瘩。
那时候的排球战术还没现在这么花哨,拼的就是硬实力,郎平每天扛着沙袋练弹跳,对着墙练扣杀线路,硬生生练出个“一锤定音”的绝活。
五连冠的金色岁月里,她带着姑娘们从日本打到洛杉矶,奖杯捧到手软。
老百姓守着黑白电视机喊她“铁榔头”,不是因为她长得凶,而是她那炮弹一样的扣球,真能把对手的防线砸出窟窿。
把废墟变王座的魔术师
当教练的郎平,比当运动员时更让人服气。
别人退休后喝茶看报,她却总在危难时刻被喊回来“救火”。
九十年代中国女排跌进谷底,她放下国外的安逸日子,回国带着一群青瓜蛋子从头再来。
训练馆的灯永远亮得最早、熄得最晚,她把欧美那套科学训练搬回来,又捏着秒表逼队员练接发球练到吐。
2016年里约奥运那场惊天逆转,她带着不被看好的队伍,硬是把东道主巴西队拉下马。
那会儿全国人民都跟着她心跳加速,暂停时她捏着战术板布置战术的样子,跟三十年前扣杀时一样杀气腾腾。
从雅典到里约,从世锦赛到世界杯,她把“升国旗奏国歌”刻进了女排的DNA。
扎根在泥土里的偶像
球场外的郎平,活得比谁都“普通”。
当运动员时不烫头不化妆,穿运动服吃食堂,拿了冠军奖励的彩电转头捐给队里。
当教练后更低调,拒绝综艺天价邀约,躲着媒体谈家事。
有次被拍到在街边小店卖二十块钱的布鞋,网友笑她“奥运冠军也抠门”,她却说:“穿惯了好走路”。
那些年电视上放女排纪录片,总能看到她膝盖上缠着厚厚的绷带。
当运动员时落下的旧伤,里面埋着七根钢钉;阴天下雨疼得睡不着,可她从没拿这个卖过惨。
大伙儿都说,郎指导往场边一站,姑娘们眼里就有光了,因为她身上那股子“死磕到底”的劲儿,三十多年都没变过。
从球场到菜场的“普通人
卸下女排教练的重担后,郎平的生活轨迹彻底拐了个弯。
她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尤其是女儿白浪。
社交媒体上偶尔晒出母女俩的旅行照,背景有时是加州的阳光海岸,有时是佛罗伦萨的老城石板路。
商业活动也没完全丢开,接代言、出席体育论坛,但挑合作方像当年挑队员一样严,广告词里总带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2020年后,她常住美国,被路人拍到在超市捏着西红柿比大小;或牵着狗在社区遛弯,运动裤配帆布鞋的打扮,和隔壁退休教师没啥区别。
粉丝调侃:“郎导前半辈子在训练馆拼杀,后半辈子总算学会逛菜市场了。”
被玻尿酸“绑架”的脸
不知从哪天开始,大伙儿发现郎平的“味儿”不对了。
活动生图里,她的苹果肌鼓得像塞了乒乓球,笑起来嘴角扯不开,曾经能“杀死”对手的犀利眼神,被耷拉的眼皮压得发木。
有人翻出她带队员时的旧照对比,那时候天天风吹日晒,脸上褶子深得能夹住A4纸,但眼神亮得能烧穿战术板。
男神的皱纹,女神的刑场
这事儿搁男运动员身上可能就是另一个剧本。想想那些退役的男篮硬汉,啤酒肚挺着、白头发支棱着,上综艺还被夸“越老越有味道”。
可到了郎平这儿,规则全变了。
她带队员打奥运会那会儿,媒体写她“眼袋里装着战术智慧”;现在同样那双眼睛,被说成“整容失败证据”。
老球迷急得跳脚:“您膝盖里嵌着七根钢钉都没喊疼,咋跟两条皱纹较上劲了?”
沉默的排球与喧嚣的看客
郎平始终没接这茬。该教孩子发球照样教,该给女排姑娘发祝福照样发,只是发照片时会不自觉地选侧脸角度。
知情人说,有次活动主办方提议给她请专业化妆师,她摆手说“又不是上赛场”。
这话听着耳熟,三十年前有记者问她为啥不打扮,她指着训练服上的国旗说“这才是最美的”。
如今医美争议闹翻天,倒逼着人咂摸出点别的滋味;当年夸她“不施粉黛真性情”的是这帮人,现在嫌她“脸僵不自然”的也是这帮人。
或许就像她最爱说的那句球场黑话:“球不落地就接着打。”
只不过这次,舆论场的球永远悬在空中。
结语
郎平的人生像一场永不触网的扣杀。
年轻时用血肉砸穿国门,把“铁榔头”三个字焊进民族记忆;中年时握着秒表重建王朝,在废墟里刨出黄金一代;老了老了,倒被架在放大镜下审判皱纹。
她的膝盖里嵌着七枚钢钉见证过荣耀,如今人们却盯着她脸上多出的三毫升玻尿酸。
从训练馆的汗水到美容院的针头,从球场到人间;这个扛起过整个时代重量的女人,终究没躲过世俗丈量女性的标尺。
当苹果肌代替了扣杀成为她的新标签,或许该有人记得;那些年她教会我们永不言败,而现在轮到我们学会接受:英雄老去的方式,该由她自己决定。
信息来源:
综艺节目《宝藏的她》
九派新闻《现在退休了,让自己高兴,快乐每一天》2024.08.22
海报新闻《郎平首穿百褶裙有点好看,霸气“铁榔头”秒变娇俏郎指导》2024年8月23日
32年岁月峥嵘 时代在变全民偶像郎平不变.新浪网
图文-谁最能代表奥运精神 郎平仍在追逐奥运荣光.新浪网
新浪体育评:郎平细节定成败 以身作则传承女排精神.新浪网
现场|郎平告别女排:我这8年非常精彩,未来要做点轻松的事.澎湃新闻
郎平卸任后首度亮相,“铁榔头”呼吁骨骼健康,“年轻人少打游戏多户外运动”.上观新闻
体视界丨郎平发文告别:“我已竭尽全力!”中国女排开启重建.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