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二战后被称为“世界灯塔”,可根据《2025年中国留学白皮书》,在2024-2025年内,来到中国的留学生预计会有85.6万人,其中或许包含10万来自美国的学生。
从现状来看,中国将要接过这个称号,像2024年《环球时报》报道的那样,成为世界希望和进步的灯塔,这样的结局属实让人心中疑惑,中国在短短数十年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贫困国家到世界第二经济体,达成目标的过程充满艰辛,获得国际认可更是难上加难,可中国很明显抓住了历史机遇,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鼓励外国投资,当然,还有推动留学。
不得不承认,新中国成立初期堪称百废待兴,工业标准化不明所以、高新产业和海外贸易都存在很大空白,在这样的背景下,向美西方国家学习借鉴成为必然。
美国被称为“世界灯塔”,也正是因为其凭借二战后的金融战略,真正成为了当时大部分国家的优秀范例,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美国的辉煌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暗淡。
反而是中国不断崛起,成为了全球合作的重要伙伴,而且由于自然资源储备的丰富和人才库的积累,稳固并继续提升话语权对中国来说并不是最困难的挑战。
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国家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创新发展领域,不论是半导体还是新能源,这些产业都需要核心技术支撑,换句话说,就是高端人才培养的战略。
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对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为此,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开展“一带一路”,促进各国交流沟通,构建新的科学发现系统,获得了国际声望。
但美国明显不是这么想的,中国崛起后,美国擅自标定竞争对手,开始进行不正当竞争,渲染“威胁”,导致国际互信度不断下降,妄图以这种方式限制中国发展。
不过,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能逆转,全球环境就算暂时变化,各国现在也不可能说放弃国际贸易市场,所以美国的做法只是把自己推向大多数国家的对立面。
就比如美国针对中国留学生,在2022年后对来自中国的科研人才进行调查,直接导致了数千名科学家回到中国发展,可见美国科研界的氛围已经不算宽松。
而当留学生前往美国需要考虑“地缘关系”的时候,美国“世界灯塔”的称号就已经有了局限性,这座灯塔只是为了美国自己,最多加上盟友国家,根本不会引领,也不能引领世界。
目前中国赴美留学生逐年减少,美国赴中留学生不断增加,此消彼长的现实更能说明双方发展战略的根本不同,如果美国一意孤行,还要拿出强硬对峙态度,那局势可能会无法挽回。
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够来到中国参与科研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留在国内发展,完成科技兴国、创新兴国的成就,这对于实现一个更公正的交流体系来说至关重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