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街道始终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学习培训、丰富活动形式内容等措施,从严从实开展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组织管理,抓实队伍建设。通江街道通过细化管理措施,逐步构建严密灵活的党员管理体系。定期分析研判党员队伍建设情况,摸清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数量和构成情况,建立台账进行全链条跟踪培养,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根据党员身份、从业情况、健康状况等特点,将党员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困难党员进行管理。以“六清”“四看”标准为基准,组织社区网格员、楼长开展 “敲门行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重点核查外出务工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等五类人群,动态更新流动党员管理台账,掌握流动党员流出去向、职业状况、居住情况等。截至目前,排查流动党员153名,其中流入党员44名、流出党员109名,社区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精准对接,实现“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性观念。通江街道着力构建“街道党校—家门口教学点”学习阵地体系,依托街道党校“主阵地”,落实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建立7个家门口教学点,打造“15分钟学习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党员教育培训最突出位置,把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始终。针对青年党员、老年党员、新党员、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等群体,聚焦党员特点和需求,将党史教育、基层治理、知识科普、技能提升等纳入培训安排,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依托“新时代e支部”BTX党建云平台,利用“吉林云党校”的自主选学、学习互动、系统考评等功能,充分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截至目前,全街开设培训62次,培训党员1000余人次,引导广大党员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基层党员教育由“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的转变。
加强实践锻炼,培育担当精神。通江街道将党员教育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激发党员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引导党员当先锋、作表率,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9个、划分党员责任区38处,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8支,针对老年人和困难群体,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针对青少年,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针对城市环境整治,组建党员环保先锋队,定期开展清理野广告、清理垃圾等活动。全年共开展志愿服务69次,惠及居民2235人,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通江街道将持续以提高党性、提升素质为重点,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助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来源:通江街道
编辑:王露洋
初审:张文琦
复审:佟剑博
终审: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