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面对特朗普政府再次掀起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南美最大经济体终于亮剑。4月1日,巴西参议院经济事务委员会全票通过“经济对等法案”,授权政府在外贸利益受损时果断反制,无需经过参议院全体表决,即可送交众议院快速审议。这不仅是一部法律工具,更是一声来自全球南方的愤怒回击——美国的关税大棒,不再可以毫无代价地挥舞。



所谓“经济对等法案”,其本质就是巴西对不对称贸易关系的主权反击。法案明确指出,若任何国家或经济集团的单方面政策影响到巴西的国际竞争力,巴西将有权通过限制进口商品与服务的方式,进行对等反制。简而言之:你敢先动手,我就敢还击。这一立法的背景,显然是美国政府从3月12日开始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25%惩罚性关税——而巴西,恰恰是其中受损最重的国家之一。

2024年,巴西向美国出口了价值57亿美元的钢铁和铁矿石,另有2.67亿美元的铝制品。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口号下,这些产品突然面临高额关税,不仅重创了巴西的出口产业,更直接威胁到其数十万工人就业。更重要的是,这些制裁并非因为巴西违反规则,而仅仅是美国国内政治需要所牺牲的“代价品”。这是赤裸裸的经济霸凌。

面对这种单边主义行径,巴西没有选择沉默。参议院经济事务委员会主席卡列罗斯直言不讳:“该法案将为我们提供法律依据,以对美国损害我们出口的行为做出回应。”这意味着,巴西政府未来可以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限制服务准入,甚至在多边机构发起申诉。而且,法案还特别设计了“终止审议机制”,直接跳过参议院全体表决程序,大幅提升效率,体现出立法层面罕见的强硬与统一。



特朗普政府这次挑衅的根源,还是其一贯的选举算计。尽管自称“关税能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每一次贸易战背后,无一例外是将损失转嫁给他国,以提振国内特定行业的选票支持。然而,这种短视且自利的政策,早已在全球制造怨气,欧洲、亚洲乃至美洲国家早已忍无可忍。巴西此番出手,不仅是维护自身利益,更是为越来越多受害国家开了一个“反制样板”。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这一动作不仅仅是对美国的回应,也是在重新塑造全球贸易秩序中的发言权。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规则的接受者角色,面对强权往往软弱妥协。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南方”正在觉醒。巴西此次立法,正是新兴大国摆脱“被动配合”思维、转向“积极抗争”的战略转型。

这一法案若顺利在众议院通过,将极大拓宽巴西政府的外交与贸易谈判筹码。它不仅能用于应对美国,也可适用于任何以“补贴、技术壁垒、出口限制”为手段压迫巴西产业的国家或地区。这是一种法律形式上的“经济主权宣示”,也是发展中世界不再被动承受西方规则的一次实质突破。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潜在风险。美国作为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若两国贸易关系全面恶化,势必会对巴西出口型产业造成短期冲击,尤其是钢铁、农业、矿产等依赖美国市场的板块。因此,巴西政府下一步必须在反制的同时,积极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快与中国、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合作,减少对美依赖。

此外,巴西的反制法案也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敲响警钟。世界贸易组织(WTO)长期遭遇美国掣肘,仲裁机制名存实亡,贸易法庭瘫痪至今无解。此类背景下,各国不得不纷纷回归“双边工具”甚至“单边报复”手段,全球贸易环境加速碎片化,风险愈发不可控。巴西的动作,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再次暴露出全球经济秩序的结构性困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