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豫西大地,阳光和煦,万物复苏。在河南省灵宝市广袤的烟田里,农机轰鸣声此起彼伏,烟农们穿梭于田间地头,整地、起垄、施肥、盖膜……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北斗”护航打造“黄金烟垄”
“精确导航、精准定位、智能驾驶……没想到种地也能用上高科技!”3月26日,朱阳镇吴家垣村烟农刘小朝站在自己烟田前,看着起垄机过后饱满、笔直、均匀的垄体不禁感叹道。
为提高烟田起垄质量和效率,今年烟田春耕起垄阶段,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分公司创新应用北斗导航辅助技术,指导辖区烟叶专业合作社为农机安装北斗导航系统,以科技助力生产提质增效。搭载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起垄机,不仅大幅提升作业效率,而且通过动态调整起垄深度,确保垄体结构达到“733”标准(垄底宽70cm,垄顶宽30cm,垄高30cm)。
在五亩乡白羊村烟叶示范田里,一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起垄机沿着预设路线匀速行进。机械所过之处,一条条笔直如线、垄体饱满的烟垄整齐排列,宛如大地的“五线谱”。
“以前起垄全凭经验,费时费力,垄体还容易歪斜。现在有了北斗导航,农机就像长了‘眼睛’,只要设定好参数,机器自动走直线,误差不超过2厘米,作业效率也翻了两番。”金塬合作社农机手张宏民指着车上电子屏幕介绍道,“这垄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后期烟苗绝对发得快、长得好!”
测土配方定制“营养套餐”
在川口乡赵家沟村,烟农闫培新正忙着将一袋袋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撒入垄沟。“以前种烟全靠化肥,地越种越‘’馋’,烟叶质量也不稳定。现在改用有机肥配比,土壤疏松了,烟叶油分更足,上等烟比例能提高两成!”闫培新算起“生态账”,满脸笑意。
今年,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全面推行“测土配方+定制套餐”科学施肥模式。对全市烟田进行土壤取样检测,根据不同地块的氮磷钾含量和PH值,制定“一地一策”施肥方案,确保土壤养分与作物需求精准对接。
在苏村乡梨子沟烟叶示范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肥料套餐定制会”正在进行。烟站技术员依据土壤检测结果,逐户为烟田“把脉开方”:“您这块地氮含量偏高,建议减少尿素用量,增施400公斤腐熟牛粪肥……”烟农董春丽边记录边感慨:“以前总以为化肥越多越好,结果土壤板结严重。现在按配方施肥,地力明显恢复,去年烟叶均价涨了1块多!”
为了让烟农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通过印发技术明白纸、召开现场会、制作微视频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烟农科学选肥施肥,确保烟田吃上“健康的营养餐”,实现“减投入不减产出,降化肥不降品质”的绿色转型。
“按照技术员指导,今年我采用了基肥条施技术,施肥深度20-30公分;施肥量上,我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烟叶品种特性,每亩施入复混肥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有机肥25公斤,牛羊粪2方。”苏村乡福地村烟农张青波说,科学施肥既能促进土肥融合,又能保证氮磷钾等营养均衡。
清洁生产筑牢“生态屏障”
走进焦村镇杨家村,烟农们正忙着给烟田做“春季大扫除”:残留的旧地膜被卷起装车,田边杂草正装车运出烟田,沟渠中的碎石杂物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秉持清洁生产理念,运用发放口袋书、悬挂宣传横幅、邀请专家授课培训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田间清洁生产宣传活动,引导烟农深刻认识清洁生产的好处以及破坏土壤的危害,推动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理念深入人心。
“去年冬耕时,我就对地里的残留地膜、残叶花杈等废弃物进行了清理,这段时间天气回暖,地里的杂草都又生长了出来,于是我就趁着春耕再次对烟田进行清洁整理。”朱阳镇透山村烟农郭艳锋介绍说,通过对烟田“去毒排淤”,防止了病源和面源污染物残留,确保了将烟田污染因素降至最低。
清洁生产是科学养田、做好烟叶生产的重要环节。卫家磨烟叶收购站长贺一凡介绍说,烟花、烟杈、残叶、残膜,这些都是污染烟田土壤的隐患,若不及时清理,就会释放出病菌和寄生虫,造成土传病害,进而降低烟叶品质,给烟农带来经济损失。尤其是地膜残留,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理化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
从北斗导航勾勒的“智慧垄线”,到有机肥滋养的“健康土壤”,再到清洁生产守护的“生态田园”,灵宝烟区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书写着乡村振兴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生动篇章。(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王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