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近日报道,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一些分析人士将中国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关税政策的言论和反制措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等针对特朗普及其关税政策的言论和反制措施进行比较。他们表示,中国的反应实际上相对更为克制。你同意这一说法吗?我想重申的是,中美经贸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如果选择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如果一味施压,中国必将坚决反制。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击搜查了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位于布卢明顿和卡梅尔的住宅,查扣了个人物品,搜查行动持续了一整天。FBI发言人随后证实执行了法院授权的行动,但没有透露更多信息。王晓峰在其任职的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卢迪学院上的资料全部消失,他本人显然遭遇了重大变故。这件事的发生,不能不让人怀疑特朗普政府是否有意对华裔人士下黑手,甚至曾经的“中国行动计划”是否死灰复燃。



特朗普和拜登,在对华政策上是殊途同归(资料图)

王晓峰是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最知名学者之一,同时也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及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担任过国际计算机协会安全专委会(ACM SIGSAC)主席。个人在计算机安全CS ranking方向排名世界第一,在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同样居于世界首位。针对此次搜查行动,而是让《印第安纳学生日报》向FBI询问相关信息。

其妻子马念丽同样也是印第安纳大学的程序员同时是该校图书馆的首席系统分析师。显然两口子均是和数据分析打交道,且在研究领域上在世界均有所为,FBI莫名对两位学者突袭检查并查扣物品,也令外界坦言,特朗普或是要继续保持“美国优先”。早在去年,美媒便已预测,回归白宫的特朗普或要启动“中国行动计划”。而如今对王晓峰夫妇的彻查来看,显然是已有动作。针对于中国学者的“中国行动计划”从2018年以来,实际并未消失。



特朗普对中国开出了很多不合理条件(资料图)

随后国际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政府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展开了三年多调查之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华裔科学家“觉得自己不受欢迎”,近四分之三(72%)的人“觉得自己作为学术研究人员不安全”,约70%的人“对美国政府调查华裔研究人员担惊受怕(fearful)”。搞学术研究,只有得到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够获的更好的研究氛围,工作才能够做的更好。

然而特朗普政府以为,只要把华裔科学家赶尽杀绝,就能保住科技霸权。但现实狠狠打脸:中国5G专利占全球40%,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美国半导体产业因人才断档,台积电赴美工厂沦为“烂尾工程”;连《彭博社》都警告:重启“中国行动计划”只会让美国输掉科技竞赛。不是美国自毁长城,而是它连遮羞的底裤都不要了——FBI特工搜查王晓峰住宅时,连国土安全部都懒得编个像样理由,直接摆烂:“无可奉告。”



特朗普(资料图)

最后美国制造业衰退,只要加关税就能促进产业回流美国;美国进出口贸易大部分都是逆差,那就靠关税重塑平衡;同样,既然美国药物滥用现象严重,关税也能从根源解决问题。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单靠特朗普一厢情愿的关税政策是改变不了的。现在中美谈判卡在起步阶段,正是特朗普的不合理条件在制造阻碍。直到现在,特朗普依旧有机会推动中美高层接触,只是按照现在贸易战的走向,事情的进展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