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施甸县公安局万兴派出所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帮助辖区居民屈某及时止损2万元。
当日,万兴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辖区居民屈某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据了解,屈某接到一名自称“某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犯罪,并向屈某出示逮捕证。诈骗分子要求屈某提供银行卡号、密码及转账验证码,诱导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屈某在恐慌中已透露部分信息,正准备提供验证码时,警方及时介入。
接警后,万兴派出所民警立即电话告知屈某停止操作,并迅速赶往其家中。到达现场后,民警发现屈某及其丈夫正在与诈骗分子通话。民警立即核查屈某的手机信息,确认其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并迅速带其前往银行取出银行卡余额,确保资金安全。经核实,屈某尚未造成财产损失。
在拦截诈骗后,民警向屈某及其家人详细讲解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常见套路,并为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屈某感激地说:“幸亏你们及时赶到,否则我的钱就被骗走了,真是太感谢了!”
冒充“公检法”诈骗通常分为以下几步:
1.诈骗分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准确说出受害人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与家庭住址,获得信任。
2.诈骗分子谎称受害人名下的银行卡涉嫌洗钱、诈骗等,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借“公检法”之名突破受害人的心理防线,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失去判断能力。
3.诈骗分子要求受害人添加联系方式,通过聊天软件发送“逮捕证”“通缉令”等虚假法律文书,甚至还会通过视频通话展示虚假办公环境、工作服等,进一步骗取受害人信任。
4.诈骗分子声称为“调查办案”需要,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引导受害人将资金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其要求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部转走。
记者 张恒 通讯员 杨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