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5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投资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葵涌办事处主办。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冯合昌在活动上作投资推介发言。

大鹏新区成立于2011年12月30日,位于深圳东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其海洋特色显著,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等,大鹏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全区海岸线长125公里,约占深圳市1/2,近岸海域水质长期保持一类标准;空气质量连续11年全市最优,生态质量指数(EQI)保持一类、全市最高,是深圳名副其实的“绿肺”和“后花园”。

近年来,大鹏新区经济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61亿元,同比增长4.8%,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经济总量目标任务。大鹏新区积极对接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战略,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海洋、旅游“4+1”产业集群,产业布局日益完善。

作为大鹏新区的中心城区行政经济中心,葵涌街道2024年GDP达140.4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11.8%。区域内集聚了各类产业、交通、教育、医疗等重要资源:教育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大鹏外国语学校、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已开学,名校合作办学模式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提升,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大鹏新区组建了全市首个市区共建的医疗集团,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拥有全深圳比例最高、房源最充足的人才房体系,并正在推进城市更新项目23个、涵盖城中村建成区,为安居提供保障。

葵涌街道现有13个工业园区,其中“坝光—葵涌中心区”是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之一。比亚迪、比克电池、国家管网等重点企业集聚在此,比亚迪半导体中心正在加速建设,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三大海洋平台加速推进,高端无人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葵涌街道推动旅游与能源、海洋、大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深度融合。挖掘“海洋+”高端旅游产品,策划体育赛事;支持工业旅游体验项目,打造红色文化、蓝色海洋、绿色生态研学产品,构建多元化的旅游格局。同时,葵涌街道积极探索“社区+景区”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大鹏新区全面推进对产业发展升级的政策支持,努力为葵涌企业发展提供最优质的营商环境。扶持政策涵盖企业和个人,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到葵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符合市、新区条件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梯度予以奖励。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冯合昌表示,葵涌街道正奋力建设大鹏新区中心区,构建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葵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明确清晰的产业定位、有成熟配套的产业集群,肩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使命,锚定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两大目标,持续完善产业集群、基础建设、民生设施。希望企业家早日布局葵涌、投资葵涌。

国际健康与环境产业联合会联席理事长朱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少峰,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国际健康与环境产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刘俊华,招商局集团高级经理、中国外运物流华北军勤部主任张松磊,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室原主任编辑甘大孟等出席会议。(巩静 刘佳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