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当天,由深圳市民政局组织,深圳市人大和市政协相关代表、委员等一行走进深圳市罗湖区仁爱康复服务中心、市福田区颂雅艺术团等机构,以一次“拥抱星星的人文City walk”方式来到“星星的孩子”身边,深入了解孤独症群体及服务机构的需求与挑战,展现深圳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怀与支持,以及深圳在孤独症康复、社会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为未来政策制定和资源倾斜提供依据。





当天,平安信托等单位现场分享心青年就业转衔项目及就业案例展示、蔚蓝行动心青年融合计划。

2023年10月,深圳发布了《深圳市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将为孤独症人群提供制度、康复、教育、就业、家庭支持、社会融合等全方位支持。包括推动孤独症人士就业,探索建立孤独症社区寄宿托养模式,建设深圳公办的市康复托养中心,在公共场所设置喘息空间,减少孤独症人士情绪失控、走失风险和家庭成员照顾压力等。2024年7月,《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发布,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促进完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服务体系,提升孤独症儿童发展全程服务能力水平和保障条件,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环境。

作为《深圳市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的核心撰写成员,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宇珊深切感觉到深圳近些年服务供给的变化。服务理念实现从“矫正个体”到“赋能环境”的跃升,打造真正无障碍的生活环境。服务供给主体从最早期的“家长互助”到现在的“政策驱动-专业支持-市场参与”,越来越多的专业组织、企业、志愿者参与到服务提供中。服务内容从关注个体逐步开始重视家庭,从低龄康复治疗到大龄社会融入和就业支持,初步开始探索一些家庭支持性项目和大龄人士的就业体验项目。深圳多元参与,共建共治,逐步探索出孤独症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

为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孤独症群体,增强市民群众对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认识,深圳市民政局组织举办“星光照亮成长路”关爱孤独症群体“四个一”系列活动。此次“拥抱星星的人文City walk”为此次活动的“压轴”环节。此前,“星光照亮成长路”关爱孤独症群体系列活动通过打造一批优质慈善项目、开展一波温暖关爱活动、举办一场星星音乐会等多种方式,用“心”连“星”,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服务和关爱,照亮深圳孤独症群体成长路。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 陈荣梅 通讯员杨伊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