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驾驶行业迎来关键转折。
比亚迪率先掀翻牌桌,10万级及以上车型标配高阶智驾,7万元的海鸥也会搭载“天神之眼C”方案,打响全民智驾第一枪;吉利紧接着跟牌,发布“千里浩瀚”安全高阶智驾系统,提供5个不同层级的智驾方案,并且,吉利银河未来车型将全数搭载;奇瑞也紧随其后,发布“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2025年全品牌全系车型搭载,并且下探至6万元级。
行业已经达成共识:2025年将成为智驾元年,高阶智驾普及已经势不可挡。智能驾驶拐点时刻,自主三强比亚迪、吉利、奇瑞三家同时涌入智能化的下半场争夺战。
最先出招的比亚迪是,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其智能驾驶战略,推出了“天神之眼”ABC 3款智驾产品。三款技术方案分别是:天神之眼 A -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 B -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不同等级分别对应仰望,腾势,比亚迪品牌。
其中,天神之眼A、B均支持城市领航。天神之眼C则聚焦高速领航,配备前视三目5R12V感知硬件及端到端控制算法,现阶段可高速及城市快速路领航、自动泊车。比亚迪表示年底还会实现城市记忆领航。
紧随其后。2025年3月3日,吉利汽车发布了集团最新的智驾战略“千里浩瀚“,共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H1、H3、H5、H7、H9。
即使是起步方案H1,也标配100TOPS以上算力,全系支持高速NOA和记忆泊车HPA。
H3则增加城市通勤NOA;H5继续升级,支持E2E大模型,城区无图NOA和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到了H7,则支持MLM和数字先觉网络,以及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后续还将向VLA演进。
这里的MLM你或许很少听说,过去更常说的是VLM或是VLA。在刚刚过去的极氪智驾发布会上,对MLM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它是一个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其实是一个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再加入传统的声音,文字等信息,不仅让智驾系统看得懂,还能听得懂、读得懂。
回到吉利的智驾方案,到了H9,则具备全冗余、全备份,是首个具有量产落地能力的L3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最后来看看奇瑞,奇瑞进一步拉低了智驾平权的下限,下探至6万元级。
奇瑞的智驾方案命名为“猎鹰智驾”,同样以等级划分,分别为猎鹰500、猎鹰700、猎鹰900。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推进油电同智。
猎鹰500支持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记忆泊车等功能;猎鹰700则支持高速NOA、城市NOA、代客泊车及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无缝融合;猎鹰900采用VLA+世界模型新一代智驾系统,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预计在2026年实现量产并上车。
以上就是三家企业的基本信息,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是如何落地的。
吉利智驾主要由三方势力组成,分别是极氪集团,也就是吉利自研体系,由陈奇带队,陈奇目前的title是吉利科技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另一方是印奇,印奇目前的身份是千里科技董事长;
吉利自研体系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最新的城市NOA端到端智驾功能已经量产在极氪相关车型。
这里我们来重点聊聊千里科技。千里科技由此前的力帆科技改名而来,千里科技前两大股东分别是满江红基金和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公司。前者的LP当中浙江吉利产投控股公司出资比例为50.94%,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出资比例为36.18%;后者实控人是印奇。然后重庆两江政府,李书福和印奇三方共同成立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其中的细节比较复杂,大致的逻辑就是三方共同了一个智驾公司,千里智驾将来也会是吉利的供应商,与外部企业竞争,参考华为与其他主机厂的车BU模式,如出一辙。当然,吉利的主要资源肯定还是向合资公司倾斜,也据此制定了“千里智驾”的品牌名称。
第三条是隐线,吉利对外讲的比较少。也就是供应商方案。目前吉利从来没有公布过外部供应商。但业内传言的消息是,吉利此前的领克07、08等车型由Momenta开发感知算法,路特斯智驾团队负责规控落地。
还有一种说法是吉利内部很多事情还没梳理清楚,所以细节的很多东西并没有公布的太详细。2024年,吉利发布《台州宣言》,主旋律就是对旗下品牌进行大整合,领克并入极氪集团,几何,翼真,牛仔等并入银河体系,银河升级为品牌,与吉利主品牌并列,分别主攻新能源和燃油车市场。智驾团队整合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吉利内部智能座舱团队也在秘密整合中,在3月3日的吉利千里智驾发布会上,阶跃星辰被频繁提及,反而是亿咖通最近沉默了许多。
在芯片方案上,吉利高阶方案主要是英伟达双Orin-X方案,也有领克900采用英伟达Thor以及极氪9X双Thor方案,这些车型主要由陈奇团队负责算法开发以及后续落地测试等。中阶主要是地平线J6M,算力128TOPS,有消息称搭载该方案的车型主要由轻舟智航负责算法落地(官方并未透露)。也有部分车型会采用黑芝麻A1000,算力58TOPS,搭载于2025款银河双子星E8和星耀8上,由千里科技负责算法落地;
再来看比亚迪,比亚迪智驾高速NOA主要是自研,也有第三方供应商参与,据说是Momenta,部分车型由卓驭负责;城区NOA依赖供应商方案。现阶段已经确定的是除了方程豹8由华为负责,其余均由Momenta负责。
目前比亚迪自研高速NOA方案已经上车,正在全力进攻端到端城区NOA方案,基于英伟达双Orin-X,计划在今年内推出。
芯片方面。比亚迪主要采用英伟达单/双Orin-X负责城市NOA落地,地平线征程6M,英伟达Orin-N负责高速NOA功能。
再来看奇瑞。
奇瑞的智驾落地主要是供应商方案为主。目前博世和文远知行一起开发的城市无图端到端功能已经在奇瑞新纪元ES等车型上车,有消息称地平线SuperDrive也在争取奇瑞高端车型落地。
此前《新智驾》报道奇瑞正在对自己孵化的智驾公司大卓科技进行全面整合,其主要负责高速NOA以及一些基础的L2功能。
有消息称,奇瑞部分车型会采用高通SA8620P方案,实测算力100TOPS,由Momenta负责算法落地。另外,地平线J6M也已经获得奇瑞车型定点,由轻舟智航负责算法落地。(后半句为外界传言,双方并未官宣)
总结下来,三方自研比例大小的梯度关系依次是吉利,比亚迪,奇瑞。前不久,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表示,智驾最终会变成一个标准件。对车企来说,不管自研还是供应商方案,以更长的维度来看,胜负的关键可能是在于谁能够率先占领智驾在消费者的心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