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该国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执行拘留,当晚被送上前往海牙的政府包机。这一事件瞬间在菲律宾国内外掀起轩然大波,也让菲律宾国内复杂的政治局势再度成为全球焦点。

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以铁腕手段推行“禁毒战争”。其背景是菲律宾长期饱受毒品问题困扰,毒品泛滥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的生活质量。在杜特尔特看来,常规手段难以有效遏制毒品犯罪的猖獗势头。他上台后,迅速开展大规模的禁毒行动,对涉毒人员采取强硬措施,力求在短时间内扭转菲律宾毒品泛滥的局面。这一行动成效显著,毒品相关犯罪率大幅下降,许多制毒、贩毒窝点被捣毁,社会治安得到明显改善,受到众多菲律宾民众的支持与拥护。



杜特尔特(资料图)

国际刑事法院却在此时介入。其时任首席检察官法图・本苏达宣称,该机构对杜特尔特的调查不会终止,理由是杜特尔特在禁毒行动中的手段涉嫌“反人类罪”。但这一指控自提出便充满争议。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已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菲律宾方面认为国际刑事法院此举是对其内政的粗暴干涉,菲律宾国内众多议员公开质疑国际刑事法院的合法性,称其沦为某些势力的政治工具

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的关系也在这一事件中被置于聚光灯下。曾经,两大家族出于政治利益考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合作关系。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在诸多方面出现分歧。在外交政策上,杜特尔特倾向于独立自主,主张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在南海问题上也力求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马科斯上台后,在外交上的一些举措似乎更偏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与美国的互动更为频繁,这与杜特尔特时期的外交理念背道而驰。



杜特尔特(资料图)

在国内禁毒问题和权力分配上,二者矛盾同样突出。马科斯政府在对待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调查时,态度暧昧。从众议院听证会传出的信息显示,部分军方人员因“仍忠于上一届政府的施政方针”而被解职。自2024年1月起,马科斯政府决定“不妨碍”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这一决定被外界视为对杜特尔特家族的一种政治打压。

国际刑事法院近日出现罕见松口迹象。其发言人法迪・埃尔阿卜表示,杜特尔特的临时释放申请需要与法官讨论,若满足特定条件,如嫌疑人能保证按时出庭且有其他国家同意代行监管之责,法官可批准暂时释放。这一转变背后原因复杂。杜特尔特被捕后,菲律宾国内外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支持者在海牙法院外高举“停止政治迫害”的标语。国际社会也对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程序提出质疑,路透社也曾指出证据链的薄弱让国际刑事法院陷入尴尬境地,若强行定罪,恐引发菲律宾社会动荡;若放人,则其权威受损。



马科斯(资料图)

在菲律宾国内,马科斯政府加大对舆论控制,试图引导公众舆论方向。通过官方媒体和部分亲政府媒体,强调对杜特尔特的指控是 “维护法治和人权”,但这种宣传效果不佳,反而引发民众对政府信息操控的反感,导致更多人转向支持杜特尔特,使局势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目前菲律宾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何化解国内政治危机,修复外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是马科斯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而杜特尔特和马科斯的政治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菲律宾的未来走向。国际社会也应密切关注菲律宾局势发展,共同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