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本文所有内容均依据权威资料,并融入个人见解进行创作,文献来源及截图已在文末标注,特此告知。
当“菲律宾将成为下一个新加坡”这句雄心勃勃的话语在2022年菲律宾总统竞选的舞台上响起时,不少人都觉得这仅仅是又一个华丽的政治说辞罢了。
然而,说出这番话的伊斯科·莫雷诺,其政治履历的确别具一格。在2019年以前,他是一位广为人知的演艺明星。从演艺荧幕跨界至政治舞台,这样的角色转变充满了戏剧性。
从演艺舞台迈向政治征途,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2019年10月,莫雷诺成功当选马尼拉市长,彼时无人料到,严峻的考验竟如此迅速地降临。2020年3月,新冠疫情如风暴般突袭马尼拉,这座菲律宾最大的城市瞬间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
那段特殊时期的景象,仍深深刻在许多马尼拉市民的记忆里。街道冷冷清清、不见人影,医院却被挤得水泄不通,市民们满心都是恐惧与不安。恰在这紧要关头,莫雷诺所表现出的行动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一位马尼拉居民回忆道,在那段日子里,时常能在街上看到市长的身影。他戴着口罩,亲赴各个社区,亲手将物资发放到市民手中,还亲切地与大家交谈。这份关怀,如春日暖阳般,让每个人的心里都洋溢着温暖。
莫雷诺的举措简洁而有力:封禁市场、设置隔离点、统筹物资发放。这些决策虽并非标新立异,却被执行得无可挑剔。他那张即便戴着口罩,也难掩阳光气质的面容,频繁亮相于各大媒体的镜头之中。
正是从那时起,“治愈型市长”这一称号开始流传开来。不少人评价,莫雷诺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客,反倒更像一位暖心的邻家大哥。
菲律宾怀揣的“新加坡梦”颇为引人注目。当莫雷诺宣称要将菲律宾打造为第二个新加坡时,这一承诺乍听之下极具吸引力。然而,深入剖析两国的发展轨迹后不难察觉,想要踏上并走好这条模仿之路,并非易事。
1965年,在李光耀的引领下,新加坡踏上了别具一格的发展征程。他秉持精英治理理念,对腐败现象持零容忍态度。仅仅历经几十年的拼搏奋进,便将原本的小渔村,蜕变成为璀璨夺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十几年前,新加坡的人均GDP就已高达5.2万美元,令人惊叹不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时期菲律宾的人均GDP仅仅只有2600美元。
需了解,新加坡有着明确的发展策略:吸引外部投资、推进高科技发展、打造金融中心。尤为关键的是,它拥有一个高效且廉洁的政府。
再看菲律宾,各类问题层出不穷。相关数据显示,菲律宾有22.3万个家庭每日收入甚至不足1美元。对于这些家庭而言,维持基本生活都举步维艰。
更为令人忧心的是人口状况。受天主教教义的深远影响,菲律宾民众大多对人工避孕持反对态度。这直接导致了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截至2022年,其人口规模已然突破1.1亿大关。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就业、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面临的难题愈发尖锐且棘手。
若想复刻新加坡模式,首要得具备如新加坡那般的社会根基,仅有一位壮志满怀的领导人远远不够。
1986年,菲律宾的人民力量革命成功推翻了马科斯的独裁统治。彼时,菲律宾民众满心以为,这将为国家掀开崭新的政治篇章,开启一个全然不同的新时代。
然而,部族政治并未销声匿迹,反倒在民主的表象之下愈发盘根错节。
置身于如此背景之下,出身草根、身为演员的莫雷诺踏入政坛,初衷是要打破这一既定的政治生态格局。然而,现实迅速给他上了一课,让他意识到,单枪匹马的改革者常常会遭遇挫折,撞得遍体鳞伤。
莫雷诺最大的短板在于政治根基的匮乏。于菲律宾的政治版图中,资源、人脉以及家族背景,才是实打实的制胜筹码。仅仅凭借民众的支持与改革的愿景,难以对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群体构成有力冲击。
然而,莫雷诺的出现并非毫无价值。他所提出的“新加坡梦”,起码能促使菲律宾人开始思索:同为东南亚国家,发展路径缘何会这般迥异?
此前就有分析指出,菲律宾的政治精英群体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他们借助婚姻缔结、商业合作等途径彼此交织,牢牢掌控着国家的经济核心以及政治资源。
从马科斯到莫雷诺,菲律宾的政治舞台犹如一出跌宕起伏的戏剧,上演过无数扣人心弦的故事。然而,归根结底,真正主宰这个国家命运走向的,是它能否成功冲破自身的结构性困局。
也许,这才是菲律宾切实需直面的挑战。并非单纯效仿新加坡,而是探寻契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参考资料:
网易消息:菲律宾总统候选人莫雷诺宣称:倘若我成功当选,菲律宾有望成为下一个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