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表的毛发是气象界的‘翻译官’,自动驾驶系统像会思考的‘公路诗人’。”这学期,区第二中学的“职业万花筒”课程别出心裁,将课堂搬进鄂尔多斯市气象局、康巴什智能网联驾驶展厅等场景,带领学生们走近更多职业,感受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鄂尔多斯市气象局,学生们簇拥在毛发湿度计旁,惊叹道:“原来空气的‘呼吸’真的能被如此精准地捕捉!”气象工作人员,就像一群“天气卫士”,工作人员借助精密的气象卫星、地面观测站、高空探测气球等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气象数据。“这些数据的误差必须严格控制。”气象工作人员苏艳虹指着实时滚动的气象云图,认真解释道。“就像医生听诊器上的刻度,哪怕差一丝一毫,都可能误判‘天气病情’。”



走进康巴什智能网联驾驶展厅,自动驾驶车瞬间点燃学生热情。自动驾驶乘用车流畅避让行人,公交车精准停靠厘米级站台,低速无人配送车灵巧穿梭巷道。

展厅电子屏跳动着数据:全域356公里测试道路如神经网络延伸,110个智能路口构成“会思考”的交通系统。方向盘后空无一人,但每辆车都有着一个“云大脑”在指挥着一切。七年级学生高雅轩兴奋地记录下这一幕幕令人震撼的场景。



从破译天空的“摩斯密码”到解构车轮上的“数据洪流”,这场实践课程让学生们对职业的认知从二维的课本跃升到了三维的现实世界中。接下来,学生们还将走近更多职业,深入更多领域,在这些实践中,逐渐明晰自己的职业方向,点燃心中的职业梦想。

(图/文:刘宏宇 视频:朱世超)

编辑:金华丰

校对:李仙渝

审核:李臻昊 王芳

终审:纪杰峰

声明:康巴什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康巴什发布》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