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4月2日报道:城市更新蕴藏巨大内需潜力。在近期的重要会议中,“城市更新”与“扩大内需”被频繁地联系在一起。近日,SEA-Hi!论坛聚焦“新经济视野下的城市更新”主题,邀请权威专家跨界对话新经济与城市更新的共生逻辑。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军认为,要看清未来,最重要的是理解中国经济现在的处境。考虑到一些重要结构因素的改变,中国经济已由供给约束转变到了需求约束,而克服需求约束的当务之急是稳住房地产并致力于促进总需求的恢复与扩大,这需要考虑更为激进的宏观政策。“我认为在我国经济的需求端,家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而不是基建。所以我们的政策要围绕这个新的发展模式形成加大力度,让家庭消费形成长期的趋势,增进家庭福利及扩大服务业份额会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前景的最重要政策。”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从2000年起从事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工作,推动了上海八号桥、田子坊、M50等一大批知名转型更新项目的建设。他认为,产业焕新与城市更新相结合要互为动力、互为条件。“上海的城市更新有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五老登科’和‘产业焕新’。”夏雨说,“用老厂房、老码头、老仓库、老商城、老大楼、老洋房等,来吸引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企业、新的资本、新的人群和新的社群。”

铁狮门设计与工程董事总经理阴杰以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的专业角度出发,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北京六工汇工业遗址到上海长租公寓项目的改造,解析如何通过城市更新全方位提升城市面貌、居住品质与人文底蕴,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他认为,城市更新要和文化有关,应该以最大的努力把在地性、当地的文化通过现代的手法表达出来,让人们在城市更新的空间里感受到各自每座城市真正的心声延续。


论坛最后,嘉宾们围绕“城市更新如何回应新消费趋势”“城市更新如何促进未来的社区共同体”等话题进行圆桌互动。本次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本期由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