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对于登上江亚轮的乘客来说,无疑是悲痛的一天。这天从上海开往宁波的江亚轮,标准载客量为2000名,却搭载着4000多名乘客出发了,行驶不过两个小时,就在长江吴淞口附近沉没了。

比起泰坦尼克号沉没,这次海难的伤亡人数竟然是前者的两倍之多。如此坚固的轮船,为何突然淹没?核载人数只有2000人的轮船,为何这次却载着4000多名乘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关注加收藏!



泰坦尼克号

江亚轮失事当天

1948年12月3日当天,上海的106码头一如既往地繁忙,当时我国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工厂和商铺集体关门停工。战争闹得上海滩人心惶惶,众多前来上海经商的宁波人,纷纷购置了返回上海的船票。



上海106码头

应当时交通部航政局的规定,江亚轮的最大核载人数为2250人,可是却在当天,上船的乘客人数已经达到了2600多人,其中还包括180名工作人员,还有175吨的货物。然而这些都不是当天登船人数和货物的真实数据。

名单上登记的乘客,仅仅是同归正规渠道,购买船票的乘客名单,更不用说,还有通过非正规渠道上船的乘客,再加上那些水手、还有乘客携带的行李,共计4000余人,远远超过了船只的核载量,超过最大的核载人数的两倍左右



超载的货轮

下午四点左右,船只随着一声声的鸣笛,严重超载的江亚轮缓缓地驶出了港口,谁也不会想到这次出海,将酿成惊天的事故。行驶了两个小时,大概六点左右,人们还在享受着自己的晚餐,拥挤在狭小船舱的人们,也在为乘上这轮航班而庆祝

到目前为止船只还未发现任何异常,但是当船只行驶到横沙西南的铜沙附近,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江亚轮竟然发生了爆炸。一声爆炸声响彻了夜空,游轮船尾爆炸,船体损坏,船舱内大量的渗水,整个游轮开始下沉



江亚轮

爆炸发生在船只尾部,船尾大量渗水,船头正在上翘,船只在迅速下沉,船尾的乘客纷纷遭殃,乘客们开始疯狂逃窜,实施地点是一处浅滩,旗杆烟囱等还裸露在水面外,人们便纷纷开始往高处爬。

船头的高等船舱内瞬间躁动起来,驾驶员迅速向外界发送求助信息,但是联络装置因爆炸出现了故障,船上男女老少惶恐不安,船只剧烈晃动,嘈杂的尖叫声犹如面临末日一般,接着乘客开始纷纷争抢救生艇,有的乘客选择直接跳入水中



泰坦尼克号下沉

而附近的船只,听见爆炸声后也匆匆赶来,对其实施救援行动。路过的“金源利”号,见状,立马开始接收落水的乘客,在该船长的指挥下,不顾自身安危,将自己的船只向江亚轮靠近,向其抛出了救生绳索,面对比自己大几倍的轮船,随时有可能波及到自己

随着“金源利”展开救援行动开始,他的甲板上早已人满为患了,眼看江亚轮就要下沉了,但是船上的乘客依旧抓着救生的绳索,逐渐江亚轮下沉就带上了“金利源”一起,两串顷刻间都陷入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金利源船长张翰庭

一边是刚刚获救现在又落入险境的人们,另一边是还在江亚轮上还未脱困的乘客,两边的乘客乱作一锅粥。在两难抉择之下,“金利源”的副船长,当机立断,砍向了救生绳索,斩断了江亚轮乘客最后的希望。

从爆炸开始到整个船只淹没,全程仅仅只有三四分钟左右,这短短的三四分钟,就让船上4000名的乘客丧失3000多名,只有900人逃出生天。

酿成悲剧的原因



江亚轮旧照

为了给遇害者的家属们一个交代,同时为了平复社会上引起的巨大舆论,事发后的第三天,招商局特邀中国渔轮公司、上海轮渡公司、轮机师总会等14位专家,协同航政、监察等部门的代表,乘船前往失事地点勘察,试图查找轮船失事原因

次年2月,在官方给出的调查报告中,排除了锅炉爆炸的说法,因为据勘测船上的锅炉设备依旧完好无损,对于该轮船的航线进行勘测,发现一路上没有暗礁等坚硬的阻挡物,所以排除了触礁的可能



路过的渔船解救遇难者

根据当时幸存者们的口述中得知,爆炸声来自于船只底部,因此水雷爆炸的可能性最大。于是调查小组又着重于,江亚轮船底的观察,但是发现船只的底部钢板都是由外向内弯曲,所以水雷这一说法也被排除,江亚轮爆炸事件顿时陷入僵局,毫无进展

而造成这次如此之多的人员伤亡确实另有原因。其实在爆炸之前,由于船上混上来的乘客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船员们正在检查所有人的船票。因为没有船票的居多,船员因此要将他们区别对待开来,事先就将没有票的乘客,关在了船尾的舱内,并锁上了铁门,这就导致他们直接丧失了逃跑的权利。



登上游轮的乘客

再者,已经是深冬时节,六点左右天已经是漆黑一片,苍茫的大海上更是什么也看不见,随着爆炸声传来,船上的人员都还为之震惊,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船体下沉速度之快,以至于船员没有足够时间反应,没能将救生设备打开。

根据当时获救的乘客透露,当时船只发生爆炸,开始下沉的时候,出舱员们也是纷纷逃窜,根本没有组织乘客自救。灾难面前所有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想到的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海难之后的幸存者

船长在船只都下沉了一多半的情况下,才冲到了控制室,试图用轮船最后的动力,冲上浅滩,但是他已经错过了最佳机会,船只也在他到达控制室不久后,就完全淹没了。

直到解放战争之后,原招商局经理胡时渊,才在事情多年后透露出事情的真相,称道:1948年国民党上海空军,在驾驶轰炸机飞往海州执行任务结束的途中,在吴淞口上方不慎将飞机上悬挂的一枚重磅炸弹脱钩,从此这个炸弹就沉没至此。



招商局经理胡时渊

当江亚轮在经过这片海域的时候,在行驶过程中,客轮产生向上的引力,将炸弹吸附到船体附近,从而导致了炸弹爆炸。由于国民党心有余悸,所以才一直没有公开表示此事,一直讲此事为机密。

而在1949年初的时候,我党也开始了对江亚轮的打捞工作,招商局通过驻日代表团邀请了东京的8名打捞专家,由于打捞预算超出额度,所以暂时搁置,直到后来美国的打捞商来到此处勘测时,说道:江亚轮没有办法打捞,且没有打捞的必要了,若是想将其清理,只能选择炸毁它。



将近淹没的游轮

就这样江亚轮的打捞工作就一拖再拖,到了1956年,上海政府方同个多方面的考虑,也为了清理上海到宁波的海上航道,决定出资打捞江亚轮。但是由于拖延的时间比较久,经潮流的冲击作用,江亚轮已经被洋流冲击为洋流冲击为两段。

所以打捞工程也就分为了两个阶段,历经160天,江亚轮终于重见天日了。打捞该游轮不仅仅是为了疏通重要的巷道,更主要的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给遇难者的家属们一个交代,打捞的并不是整个船只那么简单,船上的任何一个小小的首饰都不会放过,最后都会确认到遇难者家属手中。



完整的江亚轮

江亚轮背景

江亚轮原产于日本,1939年日本神户制钢厂所建造的大型客货轮船,取名为“兴亚丸”,船长102.4米,宽15.3米,型深4.7米,最大排水量3365.7吨,马力最高2500匹,航速可以达到18节,原设计可最大载客量是1186人。



日本神户制钢厂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海军将其收编,并改名为“江亚轮”,归属于工商局。招商局接到轮船之后,对其进行了修葺升级,核载人数也从之前的1186人上升至2250人,足足上升了将近一倍。

1948年12月初,淮海战役接近尾声,国民党军队被我国人民解放军打的是节节败退,长江以北的国民军队已经如数瓦解,战争的谣言四处蔓延。让上海滩的商人惶恐,生怕解放军会将他们赶尽杀绝。



淮海战役

当时人们的交通方式十分有限,战争已经打响,火车被我国政府征用,陆路交通几乎全部停运。而那些祖籍宁波的上海商人,立马购置了返还宁波的船票,不仅宁波本地人,多数富豪都挤上了这趟轮船。

就这样江亚轮陷入了一票难求的境地,甚至于到后来都要斥重金购买,要么就是靠一些手段和关系,在江亚轮发船的那一天,码头所有员工都无心工作,都在伺机躲到江亚轮的船舱内,而船员们也都清楚为什么他们拼了命也要上这艘船,经过后来调查,许多船员也带上了自己的亲属,所以就对“偷渡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繁华的码头

很多人都在为没能登上这艘船而感到懊恼,其实他们不知道,没登上这艘船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