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是古代最常见的毒药。古装剧里谋财害命,杀人灭口用的最多的毒药就是砒霜。
砒霜是什么?学名 三氧化二砷 ,分子式As2O₃。古人怎么制作砒霜,主要是从一种矿石里面提炼。这种矿物叫做原名砒石,后来被称为信石。为什么呢?因为江西广信府,河南信阳盛产 砒石,这两个地方地名都有一个“信”字,因此,砒石慢慢被称为信石。
信石有两种,一种是红色,一种白色,红色的信石比较多。信石一般呈现坚硬的土块状,看起来像石头,却容易碎。红色的信石初炼出来的红色粉末,俗称 鹤顶红,已经是剧毒了。鹤顶红这一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颜色像丹顶鹤头上那一小块红色,其实,丹顶鹤头上那一块红肉并没有毒。
鹤顶红颜色鲜艳,用来下毒就太明显了,容易被人发现,只能用于赐死。后来,人们改进提炼技术,把红色的粉末提炼成白色,像霜一样,这就是砒霜。砒霜毒性更大,且无色无味,渗入食物和饮水,不容易被人发现。
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制造砒霜的人,居然是东晋时期的葛洪,他在罗浮山炼丹的时候, 用信石和雄黄一起烧,在炼丹炉内炼出了砒霜。
明朝的《天工开物》里面就详细记载了砒霜的炼制方法。
《天工开物》里说,明朝砒霜产量最高的地方是湖南衡阳:“近则出产独盛衡阳,一厂有造至万钧者。”年产量达到三十万斤,妥妥的制毒大厂。
当时,人们是这样制造砒霜的。首先开凿矿井,寻找信石。这种矿井一般有绿色的积水,需要把水排干以后,才能下井开凿取矿。
砒霜的提取技术比较简单。建造一个土窑,底层铺满木柴,上面再堆放信石,窑顶上面再倒扣一个铁锅。木柴燃烧时,让信石挥发,气体遇到顶部的铁锅便冷却下来,多烧几次的话,铁锅上就粘上了厚厚一层冷却的挥发物,这就是砒霜。原理和湖南老家蒸烧酒差不多。
《天工开物》还说,提炼砒霜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在上风口十多丈的地方,下风触及的地方,草木都是死去。烧制砒霜的人,一年后就必须改行,否则就会头发、胡须全部掉光,还有什么危险。
古代,砒霜是剧毒物,为什么每年畅销几百万斤呢?因为,北方的农民在播种的时候,需要把砒霜拌在麦子和豆子的种子里,以免被老鼠啃食干净,颗粒无收。
敬请关注,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