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认为,如果美国输了这场贸易战,特朗普大概率会考虑战争选项。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考虑到对手是中国,以美国目前的军力,胜算不大,所以精于算计的特朗普,不太可能冒这样的风险,因为不符合他的商业思维。

美国智库的兵棋推演报告或许就能说明一些问题:输多赢少。原因就在于制空权,现代战争的命门,美国的F-22、F-35面对中国严密的防空体系,优势正在消解。

还有雷达压制、隐形破解,中国展示的打击隐形目标视频,无疑给美国空军敲响了警钟。

还有老美的航母战斗群,曾经的海上霸主,如今面对射程更远的中国反舰导弹,还没进入作战半径,就可能遭受饱和攻击。

伊朗导弹瘫痪以色列空军基地的例子在前,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安全系数又有多少保证?

更别提电子战领域的短板,中国新型电子侦察船的服役,让美国在信息领域的对抗中也落了下风。

正因如此,直接军事对抗老美反而会落入下风,而贸易战,成了美国更好的选择,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同样面临困境。过去屡试不爽的“美元潮汐”策略,在中国经济的冲击下,效果大打折扣。

就连老美国内的资本都在外流,这逼得美国不得不提前降息,甚至干预就业数据,试图稳住局面。

如果贸易战无法奏效,武力选项是否会再次浮出水面?从历史来看,美国不乏动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先例。

但大国间的博弈,并非简单的拳脚相加,小国冲突或许是导弹互射,而大国间的战争,则更像是高手过招,在试探和博弈中寻找平衡。

中国的发展速度,早已超出美国的预期,而且军事推演的结果,让美国不得不慎重考虑,核威慑是最后的底线,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试射,无疑增加了战略威慑的力量。

贸易战背后,是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正是因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反过来,中国对欧盟农产品的反补贴调查,也显示出双方贸易结构的转变,曾经的技术优势,如今正在被中国迎头赶上,国际贸易数据清晰地显示,中国的经济实力正在崛起。

因此,中美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极低,中国的军事实力,已足以让任何潜在的对手三思而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