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近年来,我省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泸州市叙永县麦地坝村,村民王永森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了10多万元医疗费用。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上的自动预警。


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廖远富:通过核查,该户确实存在着返贫的风险,经过多方协调,为其争取了中电科的扶贫医疗专项,同时为其办理了临时救助,按照程序将其认定为农村低保边缘家庭,落实了“单人保”政策。


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麦地坝村村民 王永森:我生病之后,政府给了我关怀,给我办理了低保,减轻了我的负担。

监测平台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自动预警线索2508条,而通过工作人员实地走访摸排后,有763条预警信息纳入到救助范围。


泸州市叙永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琳:我们紧紧围绕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将预警信息作为走访摸排的重要线索,真正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聚焦弱有所扶,2019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075亿元,有效保障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着力畅通主动发现渠道,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将630余万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不断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兜底保障不断强化,养老服务也持续优化。在达州渠县的文崇敬老院,改造升级后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老人们的幸福指数“蹭蹭上涨”。


达州市渠县文崇敬老院老人 陈中跃:以前床铺是旧的,电视也没得、空调也没得,就来给我们改造,改造房门、地板、电视还有衣柜,改造得相当好,感觉过得相当快乐,相当美满。

文崇敬老院因修建时间久远,基础设施不完善,养老服务能力薄弱。去年,当地实施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项目,对敬老院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加大对护理人员培训,提升敬老院护理能力。


达州市渠县民政局养老股股长 李小平:引进专业养老服务公司运营管理,设置专业护理团队,开通绿色就医渠道,从而有效提升老人的护理质量和生活水平。


聚焦老有所养,五年来,我省建成484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506个标准化老年助餐点、5070个村级养老互助点,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渐完善。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行动,创新发展智慧养老等模式,守护全省1816万老年人最美“夕阳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