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婆婆搬来我家帮我们带孩子,我就一直告诉自己,要忍,要孝顺,要感恩。可人哪,真不是天生受气包,你对她敬三分,她真能翻你脸上来踩一脚。

我和老公在市里上班,孩子刚满一岁,我产假一过,就得回单位。请保姆不放心,又花钱,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让婆婆从老家搬来帮着带孩子。

她来的那天,提了大包小包,一进门就开始数落:“你们这屋里也太热了,孩子容易出汗。”“这奶粉不行,我得给你换个我家那边用的。”“这床太软了,回头让你姐给你寄个硬一点的。”

我笑着应付:“妈,慢慢来,咱一块调整。”心里还想着:老人嘛,刚来不习惯,多包容点。

前几天她还真挺勤快的,早上起来先把孩子的尿布洗了,再给我和老公煮个鸡蛋,弄点稀饭。中午一边哄娃一边在厨房里打转,炒几个家常菜,虽然不合我口味,但也算用心了。

我想着,这样下去也挺好,平稳过个两三年,孩子上幼儿园就好了。

可日子没过几周,我就发现点不对劲。

有一天我下班回来,发现冰箱里少了半条带鱼。那带鱼是我上周末买的,按份分好的,想着做三顿,结果才做了一顿就没了。

我问婆婆:“妈,带鱼是不是吃了?挺大一段的。”

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大姑姐昨天来一趟,我给她拿点回去做汤,她家那孩子不是正感冒嘛。”

我一听这话,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了。可转念一想,也就一次,亲姐嘛,拿就拿了。

谁知第二天,家里的纸尿裤少了一包。我本来买了两大包囤着的,一包拆着用,一包放储物间。结果我下班回来抱孩子时,才发现小孩拉了粑粑,去找新尿裤,怎么翻都找不到。

我问婆婆:“妈,是不是另一包纸尿裤被拿走了?”

她这回笑着说:“对啊,你姐昨天来,我想着反正你家囤着的也多,就给她拿一包,她家宝宝也才六个月呢。”



我强忍着笑:“妈,这玩意儿也不是说送就送的吧,她家不是自己也挣钱嘛?”

她说:“哎呀,都是一家人,不至于计较这个。”

我笑笑不说话,心里早就火在冒了:一家人?你咋不从你工资里给你姑娘买去?在我家住,吃我的喝我的,还往你女儿家搬东西,你咋不自己带点过去?

事情没完。过了几天,我买的那两罐进口奶粉也不见了。我一开始以为是忘了收拾,结果越找越心惊。等我回家一问,婆婆一脸轻松地说:“你姐那天顺手拿的,说她家那奶粉喝不惯。”

我忍不住了,声音都冷了:“妈,您别总拿我家的东西往大姑姐家送成不?咱家孩子喝的、用的,哪一样不花钱?你姐一家子两口子挣的比我和浩子还多,咋就什么都不买,来拿咱的?”

婆婆一听脸就拉了下来:“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在这儿帮你带孩子,我家东西就不能动动?你说得我像偷你家东西似的!”

我气得差点翻白眼:“妈,带孩子是你情我愿,我们也没少孝敬您,买吃买喝样样不少,咱都过日子,您咋还觉得自己做得天经地义呢?”

她一摔抹布:“你就这态度?我还不伺候了呢!”

我冷笑:“行啊,不伺候也好。您要是觉得女儿家更好,那您去女儿家养老,孩子我请保姆,咱们两不耽误。”

婆婆愣了一下,没说话,抬手一指厨房:“你看看这厨房我每天洗几遍,你老公的衣服我都洗得干干净净,你说这些就没良心了。”

我怒火彻底上头:“您干这些我们也不是没感激过,可这些不等于可以把我家当超市,想拿什么拿什么,想送谁送谁!”

那晚我和老公大吵了一架。他夹在中间,一脸头疼:“你能不能别跟我妈计较这点小事?她一个人在这边也孤单,给她女儿拿点东西怎么了?”

我咬着牙说:“那你干脆把你银行卡也给你姐,反正你妈愿意全权支配嘛。你敢不敢?”

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最后躲进书房不吭声。

过了两天,婆婆果然收拾东西回老家了。走之前扔下一句话:“你们这媳妇当得真是够精的,连尿不湿都舍不得。”

我也懒得回嘴,送她出门都没下楼。

孩子还是我请了个阿姨带的,工资不低,但人特别干净利索,和我分寸感拿捏得好,反而相处舒服。

邻居阿姨看见我一个人带娃还调侃:“你婆婆呢?不是说你们家里老人挺能干?”

我笑着说:“她去养老了,换地方发挥余热。”

说真的,有时候,真不是年轻人不孝顺,而是有些婆婆啊,把儿子媳妇的家当做自己家还不够,非得把你家当仓库、当外卖仓。你忍一次,她得寸;你让一分,她登天。说到底,老人帮忙是情分,不是债。要是没个边界感,那还不如请个明码标价的保姆,起码人家拿钱干活,不掺感情绑架。

我不是恶媳妇,我也想一家人其乐融融,但前提是——别把儿媳当冤大头。日子不是一个人撑起来的,家,更不是谁来都能随便搬东西走的便利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