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期俄乌局势紧张升级,在此背景下,普京提及中国等国在解决冲突中的潜在作用,中方态度备受关注。自俄乌冲突爆发,局势就像脱缰的野马,越来越失控。北约32国全力支持乌克兰,大量军事援助、外籍军官和雇佣兵纷纷涌入,让这场原本的双边冲突,逐渐演变成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世界的对峙。俄罗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无人机因其成本低廉、操控灵活以及防御困难的特点,在冲突中频繁现身。据俄方表示,他们成功击落了乌军发射的300多架无人机中的大部分,但仍有不少无人机突破防线,对目标造成损害。而在近期的冲突中,数十架乌克兰无人机虽被击落,却导致多家机场暂停运营,数十次航班取消,凸显出乌克兰在无人机技术上的进步及其在战场上的威胁。俄罗斯军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成功击落至少20架乌克兰无人机,展现出一定的防空实力,可依旧难以完全阻挡这些夜间突袭。



英法领导人(资料图)

同时,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变本加厉。据环球网消息,美国前总统拜登宣布对俄罗斯新增500多项制裁,涉及金融体系、国防工业基地、能源等众多领域。欧盟27国也达成全面制裁方案,制裁个体和实体数量庞大。英国外长卡梅伦表态从俄罗斯军用资金入手重点打击。此前,美西方还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约3000亿欧元资产。在如此密集且强力的制裁下,俄罗斯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普京向中国发出“求援信号”,公开呼吁中国、印度和巴西斡旋调停乌克兰危机,实现和谈停火。这一请求背后,是俄罗斯对打破当前困境的急切渴望,也体现出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高度认可。面对普京的求援,中方迅速回应。中央外办主任王毅表示,中方愿与俄方保持战略沟通,携手更多志同道合国家,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致力于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



欧盟会议(资料图)

这两句话,清晰表明了中方的立场。一直以来,中国坚持不拱火、不选边站队、不袖手旁观的“三不原则”,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客观公正。中国既重视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也坚定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从实际行动看,中国推动和平谈判有独特优势。中国与俄乌双方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能搭建沟通桥梁,促使双方理性对话。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国际冲突提供新思路,强调对话协商、合作共赢,在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公正客观的立场,积累了极高公信力,在斡旋俄乌冲突时更具说服力。中国一直通过自身方式劝和促谈。在经济合作领域,中国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等商品的进口,助力俄罗斯经济稳定,也为双方合作奠定基础。在国际舆论场,中国积极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为推动和平解决俄乌冲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泽连斯基、马克龙、斯塔默(资料图)

虽然中国不会直接介入冲突,但会在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与俄罗斯在多领域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也会为地区和平稳定持续努力,推动俄乌冲突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展现大国担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