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欧尔班,这个名字在欧洲政坛上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角色。1963年5月31日,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普通小镇,离塞克什白堡不远,家里没啥特别背景,父亲干电工,母亲管家务,日子过得挺实在。
上大学那会儿,他在佩奇大学学法律,80年代正是东欧剧变的前夜,他也没闲着,1988年一手搞起了青民盟,也就是菲德斯-匈牙利公民联盟。那时候他才25岁,满脑子自由派想法,反对苏联那一套,甚至在1989年公开喊话让苏联军队滚出匈牙利,算是彻底出了名。
到了1998年,欧尔班35岁就当上了总理,成了欧洲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之一。那几年他还带着点自由派的味儿,想着搞经济改革,融入西方主流。不过第一次执政不太顺,2002年选输了,下了台。
这之后他沉寂了几年,琢磨了不少东西,等到2010年卷土重来,直接拿下国会三分之二的席位,从那开始就没再放手过权力。这次上台,他风格大变,不再是当年那个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小伙子,而是开始强调国家主权,搞了不少硬核操作,比如改宪法、管媒体,把政府的声音牢牢抓在手里。
2015年欧洲难民潮来了,欧尔班第一个跳出来跟欧盟对着干,拒绝接受难民配额,还在边境拉起了铁丝网。这事儿在国内支持率蹭蹭涨,但也让欧盟看他不顺眼,觉得这家伙不听话。
他对外交政策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老跟着美国和欧盟走,2010年后跟俄罗斯签了不少能源合同,天然气全靠俄方供着。2015年,他又跟中国搭上线,成了欧洲第一个跟“一带一路”签合作文件的国家,中资项目一股脑儿涌进匈牙利。这几年,他一边跟俄中走近,一边跟西方唱反调,慢慢成了欧洲政坛上的另类。
2022年4月3日那场国会选举,算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高光时刻。青民盟加上基民党联盟拿下135个席位,六大反对党拼凑的阵线才57席,直接被碾压。选举前,外头都等着看他笑话,觉得这次肯定得栽,结果他硬是靠着国内支持站稳了脚跟。
欧盟这边不爽,两天后就启动财政制裁,冻了他400亿欧元的援助,说是法治有问题。欧尔班也没怵,直接回呛这是政治报复。从年轻时候的自由派,到现在的强硬派,欧尔班这二十多年算是彻底变了样,成了西方眼里不好对付的刺头。
他这人吧,说白了就是现实主义者,知道匈牙利这种小国夹在大国中间不好混。他不信美国那套“民主”能救国,反而觉得这是拿来压人的工具。所以他一边跟俄中套近乎,一边在欧盟里搅和,硬是给自己趟出了一条路。有人说他威权,有人说他务实,但不管咋说,他这二十多年没白混,愣是把匈牙利从欧洲边缘拉到了风口浪尖。
2022年9月26日,北溪管道在波罗的海底下炸了,这事儿直接把欧洲的能源命脉给掐了。管道是连着俄罗斯和德国的,爆炸一出,天然气价格蹭蹭往上涨,欧洲乱成一锅粥。德国那边没吱声,欧盟低调调查,谁也没敢直接点名是谁干的。
可欧尔班坐不住了,他第一时间跳出来说这是恐怖主义行为,矛头直指美国。他跟塞尔维亚那边商量了一下,俩国家一块儿放话,说要是有人敢动他们靠着俄罗斯供气的土耳其流管道,那就是宣战。这管道从土耳其穿过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最后到匈牙利,是他们能源的命根子,欧尔班可不含糊。
2023年8月,他接受美国主持人塔克·卡尔森采访,直接把这事儿挑明了。他说北溪被炸的时候,匈牙利这边一眼就看出是恐怖主义,德国政府没啥反应,他还冷嘲热讽说德国这是自己放弃主权。他话里话外暗示,美国可能是幕后推手,虽然没明说,但那句“我想,是的”谁都听得出啥意思。他警告美国,别想着对土耳其流管道下手,不然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绝对不干坐着。这态度,跟普京对付西方那股狠劲儿还真有点像,难怪有人说他成了“第二个普京”。
这事儿得往深了看。北溪炸了,欧洲能源直接瘫一半,美国趁机卖高价液化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欧尔班早就看透了,他觉得美国这是故意掐俄欧的联系,好让自己卡住欧洲的脖子。
他从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就没跟美国一条心,不参与对俄制裁,还公开质疑北约的战略。他跟塞尔维亚一块儿护着土耳其流管道,就是不想让美国再搞乱东欧的能源格局。这警告听着硬气,其实也是没办法,匈牙利这种小国,能源安全就是命,动不得。
再说他对中国的态度,那也是一大亮点。
2015年,他跟中国签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之后中资项目就没停过。2022年8月,宁德时代砸了73亿欧元在德布勒森建电池厂,创了匈牙利外国投资的纪录,能带9000个工作岗位。同年12月,比亚迪也在塞格德建了欧洲第一个电动车厂,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产。这俩项目加起来,能让匈牙利经济蹦跶好一阵子。欧尔班在欧盟里也帮中国说话,2021年三次否决涉港声明,气得欧盟想改投票规则。他不光是为了经济,还觉得中国能帮他平衡西方的压力。
这几年,欧尔班跟中国的关系越来越铁。匈牙利在中东欧一半以上的中资项目都落在他那儿,制造业、基建、金融,啥都有。他不怕欧盟瞪眼,也不怕美国不高兴,就是要拉中国进来给自己撑腰。北溪事件后,他警告美国的同时,还在力挺中国,摆明了不吃西方那一套,想靠东边给自己加筹码。他这路子,跟普京靠拢中国对抗西方的玩法还真有点像,难怪外头都说他“普京化”了。
北溪事件之后,欧尔班的日子没消停过。2022年4月3日选举刚赢,欧盟4月5日就动手,冻了400亿欧元的援助,理由是匈牙利法治有问题,媒体不自由。其实谁都明白,这是冲着他跟俄罗斯和中国走近去的。
欧盟这边急了,想掐他的钱袋子,可欧尔班没服软,继续跟俄中合作。保克什核电站扩建照样干,俄罗斯技术人员都到位了,地铁改造也用了俄方的技术。2024年10月,他还跑去乌克兰、俄罗斯和中国,试着调和乌克兰冲突,虽然没啥大结果,但这动作让全世界都盯着他看。
经济上,他押注中国的路子开始见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厂子建得热火朝天,2025年4月11日这天,工厂那边还在加班加点,准备下半年投产。这俩项目要是跑起来,匈牙利能多不少工作岗位,经济也能喘口气。他跟俄罗斯的天然气合同也稳稳当当,15年长期供气,家里暖气不愁。这几年欧洲经济不太好,匈牙利靠着这些合作,反倒比不少邻国过得滋润。
不过,麻烦也不少。2024年10月,他在全国讲话里点名欧盟高层,说他们想扶植反对派领袖彼得·毛焦尔上台,把他挤下去。毛焦尔这人亲欧盟、亲北约,背后有西方撑腰,这几年声势起来了。他公开反对跟中国合作,说要是当上总理,得重新谈合同,甚至推翻现在的项目。2026年大选眼看着要来,毛焦尔那边摩拳擦掌,西方媒体也给他站台,摆明了要跟欧尔班掰腕子。
欧盟这边也没闲着,除了冻钱,还老拿法治问题说事儿,想让匈牙利服软。可欧尔班不吃这套,他国内支持率一直没崩,2022年那场选举就是证明。老百姓觉得他能护住国家利益,不像有些邻国老被西方牵着鼻子走。他跟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中国投资的项目,都实打实给匈牙利带来了好处,这也是他底气所在。
2025年4月11日,欧尔班还坐在总理位子上。国际上说他“普京化”的声音没停过,有人骂他独裁,有人说他有种,敢跟美国叫板。2026年大选是个坎儿,要是赢了,他还能再干几年,继续跟俄中绑一块儿走自己的路;要是输了,毛焦尔上台,匈牙利可能就得转向西方,之前的合作也得打水漂。现在看,他手里牌不算少,国内支持也不弱,但外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未来咋走,得看他跟毛焦尔这仗打得咋样,反正这家伙是不会轻易认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