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124条

第124条条文的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如果直接把它白话文直译过来的话,就应该这么去理解它:患太阳病六七天之后,表证仍然存在,脉象微而沉,并没有结胸的兼证。患者表现为神志异常,狂乱不休,这是邪热深入到下焦与瘀血互结所造成的,应当有小腹部坚硬、胀满的表现。如果小便通畅,攻下瘀血就可以痊愈,应该用抵当汤来治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太阳表邪随经入里,与瘀血互结于下焦。

通过这个白话解,有的人可能就发现了,这条条文它有一个倒装文法。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这个时候应该立刻就是抵当汤主之,然后才是——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所以然者后面是解释说明,是仲景的自注。

抵当汤方:水蛭,虻虫各30个,桃仁20个,有的说20个,有的说是25个,不同的版本不一样。大黄三两,以上四味药,加五升水,煎煮至三升,去掉药渣,温服一升,如果没有下血,就可以再次服药,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有下血,就不要再服药了,因此这个方子是中病即止的。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这里的脉微而沉,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微不是微小的意思。如果是微小的意思,而抵当汤又是一个峻猛的方,脉都已经快没了,你还用这么猛的药吗?显然不是。这个脉微蕴含了涩滞,脉道不畅的一种感觉,并不是脉微小了,而是有瘀血之后,脉道涩滞不畅,但是脉肯定是沉的。因为这个太阳蓄血证,它是太阳蓄血重证。

回过头复习一下第106条。106条说: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今天的这个124条是:其人发狂,比桃核承气汤的其人如狂要更甚,而且桃核承气汤有少腹急结。而抵当汤是少腹当硬满。少腹硬满,已经到了硬这个程度,完全是可以摸到的。而少腹急结是患者自我的感受,不一定能摸到。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这里是解释为什么其人发狂。因为瘀热在下焦,上扰心神,所以会出现其人发狂。

反不结胸,结胸不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因为我们在后面条文当中会重点讲结胸。结胸是邪气与痰或者水结聚于胸膈所引起的一些病症,我们会专门讲结胸的,在这里我们就不重点讲了。

紧接着说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为什么要说小便自利?他在这里有几个目的,第一,提示了我们太阳蓄血证,它的病在下焦的血分,而不是在气分。膀胱气化功能没有受到影响,所以他说这个小便自利。另外小便的问题,有时候也是我们鉴别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的关键之所在。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都是由太阳的表邪循经入里,只不过太阳蓄水证是病在气分,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小便不利,用的是五苓散。而太阳蓄血证是病在血分,血热互结,扰乱神智,但是小便是自利的。所以小便利与不利,另外再加一个有无精神症状,它既是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它也是太阳蓄血证的辨证要点。说

由于抵当汤证,本条的124条是太阳蓄血证的重证,因此,即使表证未解,也应当急救其里,用破瘀结泄血热的方法来治疗。正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看病的话,哪种病更急就治哪种病,无论是表证还是里证,所以我们即便是里证,但是它急,所以也应当救其里。

它有一个自注句,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太阳本经的邪热由表入里,随经入里,入膀胱。入膀胱在这个地方是指下焦,并不是指膀胱这个脏器。关于下焦,我在五苓散证已经讲过,这里和五苓散是类似的。瘀就是瘀血,热是邪热,是太阳经过来的,邪热和瘀在一起,是由表入里的意思。太阳随经的经是指经表,瘀热在里的里和太阳随经的经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是指外,一个是指内,所以这个经和里是外和内的意思。

太阳蓄水证也是这样,它是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到了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也就是我们说的五苓散证。而本条是太阳随经,瘀热在里,瘀血和热相结,因此用的是化瘀的方法,由于它是蓄血的重证,因此用了一些猛药,例如水蛭、虻虫、桃仁、大黄,这些要比桃核承气汤要下药下的更重、更迅猛。

抵当汤是水蛭、虻虫、大黄、桃仁四个药组成的。但是四个药,却组成了海陆空三军大作战。

水蛭,就是能够吸血的蚂蟥,它在水里游,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海军。那在陆地上的是啥?是大黄、桃仁,这是在地上长出来的植物类的药。空军呢?空军当然是虻虫,虻虫它可以飞,但是它也属于虫类,但凡是虫类药,它的药性都比较迅猛,它可以入络。

所以,大黄、桃仁为植物药,大黄可以入血分,泄热逐瘀,推陈出新。桃仁,活血化瘀,它有滑利之性,所以桃仁,它也能滑肠通便。而水蛭和虻虫是虫类药,其药性峻猛,直入血络,散破瘀积,散恶血,这四个药合在一起,海陆空并驾齐驱,为破血逐瘀之峻剂,所以要中病即止。

有的人就要问了,癌症病人他身体虚弱还能用抵当汤吗?当然可以用,只不过你要辨证加减。你用抵当汤的同时再加大剂量的黄芪、人参或者西洋参,或者鹿角胶,阿胶之类的补其气血不就可以用了吗?所以联合用药,一定要头脑灵活一些,切记记死方。

我们现在学抵当汤,当然说它是峻猛之剂,中病即止,但是我们活学活用了之后,用它治疗由瘀热在下焦引起的癌症的时候,难道就吃两副,癌症就好了?那怎么可能?需要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伤身体怎么办?补啊!

大家都知道,我在临床当中接诊癌症的病人特别多。抵当汤,我可以说我每天都在用,但是我都不单独使用,和其他的药联合使用。

如果说你认为我方子太大,违背了张仲景本意的话,那我看你是没有吃透张仲景的真正的经旨,真正的经旨是辨证论治。我用抵当汤照样用,我还和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但是你能单独用吗?对于癌症病人,显然不能,怎么办?

你可以把薯蓣丸加进去,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丸,升陷汤等等,这些补益的方子配合这些峻猛的药物,有攻有守,有攻有补,不就行了吗?只不过这样一来,方子就变大了而已。但是我们看病开方的目的是治病救人,难道是比谁的方子小吗?

关于抵挡汤的条文

在这里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有有关这一个抵当汤的条文,都跟大家梳理一遍,除了今天所讲的第124条条文以外,第125条也讲的是抵当汤。

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另外在阳明病,也就是《伤寒论》的第237条原文: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异,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另外《金匮要略》原文: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这里就是四条关于抵当汤的原文了,而这四条抵当汤的原文,经过后世的不断的发展以及辨证的加减治疗的疾病,特别的广泛。

比方说后世医家就因为狂犬病发作的时候,其人如狂,如果说病人他的确是瘀血和热相结所引起的狂犬病的话,用抵当汤是有效的,当然也有的用下瘀血汤,也有的用桃核承气汤,但是不管怎么样,瘀热互结的狂犬病用抵当汤,是可以有效的。

抵当汤我在临床当中用的最多的是治疗癌症,我用它来治疗肝癌,肝硬化腹水,当然是和其他方子合方,还治疗过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等。

我在用抵当汤的时候,就发现子宫里面的癌,它往外流瘀血,它还流腐肉,可以在几米开外就能闻到这个患者的异味儿。我在临床当中碰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人,一般来说,如果说流瘀血,腐肉已经流到精疲力竭的时候,是很难治的,因为她基本上所有的气血都随着瘀血和腐肉从她的阴道流出了体外。这种病人我要用抵当汤,但是我不单用抵当汤,我还要用内补黄芪汤,要补气托毒,化腐生肌。

病人到了这个时候,一切手术和放化疗不仅对疾病没有帮助,反倒可以送病人一程,加速病人的死亡。这个时候以补为主,以化瘀和托毒生肌为辅,而抵当汤就是其中承担化瘀的方子。

如果大家要详细了解这个宫颈癌的治疗的话,我的书《攻癌救命录》和《医道回春》里面都有这样的案例,大家可以详细去看看。

在这里,病案我就不讲那么详细了,我要讲药,因为虻虫,现在几乎绝迹,很难搞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用的是土鳖虫来替代它,因为土鳖虫的药性和虻虫很有点相似。当然,如果真的有虻虫的话,那么效果会更好。

虻虫如果生活在农村,肯定见过。农村在耕地都是用牛来耕,跟着这个牛就有一群虻虫,时不时的就吸牛的血。而现在如果真的有虻虫的话,这些虫子是人为养的,它没有吸过血,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你很难找到这种东西。

再比方说水蛭,水蛭一定要是能够吸血的水蛭,如果没有吸过血,或者根本就不属于吸血这一类的水蛭的话,它的这个效果差远了。

如果说我们临床当中用的水蛭是真水蛭的话,三克足矣,但是我们很难找到真水蛭,所以用六克、十克这种处方是很常见的。

即便不是真的水蛭,水蛭的价格也不便宜,因为他把水蛭晾干做成药已经很轻了。所以,现在的药,确确实实是与仲景时代的药不一样了,没办法,只能加大剂量,而且还要和其他的方子联合用药,否则就根本达不到仲景所说的效果。

另外抵当汤还可以治疗由瘀血引起的闭经,它可以破,所以在妇科上只要是瘀血引起的,都可以用抵当汤和其他的方剂联合应用。

由于水蛭、虻虫都不地道了,因此后世医家用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系列会更多一些。但是久病入络,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系列,它缺少入络的虫类药,因此我们仍然不能够忽视抵当汤,它的方意所在,没有水蛭、虻虫,我们用土鳖虫,用僵蚕,用地龙、用蝎子、蜈蚣这类的药。

所以有人说少腹逐瘀汤是治疗瘀血引起的不孕证的千古第一方。但是如果抵当汤的药物达到了仲景所说的,是2000年前的那些水蛭和虻虫的话,少腹逐瘀汤和抵当汤比那就差远了。

有的人就要问了,既然水蛭和虻虫都已经不是原来的水蛭和虻虫了,那我们还要学习这个方子吗?当然要学习,学习它的思路,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虻虫可以用土鳖虫来替代,水蛭你可以加大点剂量,还不够加地龙、僵蚕、全虫、蜈蚣这些药。

所以,我们学习的是医理,一定要用变化的这一种思维去学习仲景不变的中医理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