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从“学生证”到“营业执照”,代浪的“身份切换”快得连四季都没反应过来。

“2月底,基地迎来首次采收,亩产达400斤!”在遵义市绥阳县旺草镇萝柏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青年去年刚从大学毕业,今年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代浪(右)与工人采收羊肚菌。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代浪是土生土长的萝柏村人,毕业返乡后,他决定投身农业创业。不到一年时间,他成为占地超5亩的羊肚菌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羊肚菌鲜品主要销往附近村庄和县城,干货远销四川、广东等地。

代浪的事例并非孤例——贵州深知青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2020年,贵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连续四年将青年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于2024年首次纳入省委全会文件。

围绕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圈”,贵州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一场“以政策温度激发青年热度,以青春活力激活发展动能”的双向奔赴正在形成。

首批866套“免费住”人才公寓,仅4天时间就被预订一空,入住率已超90%!2月22日,贵安新区青年人才免费住房申请通道开放的当天,服务窗口前,青年们排起长队,手持材料等候提交申请。


贵安新区人才保障住房。王平亮摄

“听说有免费公寓就一直盯着消息。”签约成功的张女士说,“现在省了房租、家电齐全,工作人员还特别贴心。刚毕业能遇上这样的好政策,真幸运!”贵安发展集团旗下商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零租金、拎包入住”不仅有效减轻求职青年就业和生活压力,还能通过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服务等方式增强青年人才对当地的认同感。

各种利好政策的加持下,贵阳贵安含“青”量不断提升:2024年,新增常住人口约20万人,新增各类产业人才5.46万人,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再创新高、突破13万人;举办路边音乐会217场、音乐节17场,建成投运7个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引进各类首店248家,奏响了青春旋律。

从“青扶贷”“青惠贷”累计发放73亿元创业资金,到“贵州青年卡”集成960项政策实现“一卡通办”;从实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计划”,帮助1.1万余名大学生实现就业,到实施“贵州技工”“黔旅工匠”等培训项目,提升青年职业技能……贵州正构建系统化政策矩阵,为青年搭建“可奔赴的舞台”,让其从“落脚”到“扎根”。


余远菊与团队成员做直播。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才扎根处,发展加速度。“家人们,这碗梅菜扣肉用的可是上等五花肉,每碗12片肉,管够!”在绥阳县桐子园的农家小院里,62岁的余远菊举着热气腾腾的扣肉碗,对着手机镜头吆喝。在她对面,几个助播忙着核对商品顺序、调整镜头角度。

四年前,这个爱做饭的农妇还只会用手机拍做菜视频。但她的做菜日常吸引8个小年轻找上门来,提议一起做直播。贵州壹叁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随之诞生。


印江青年人才致力于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难题。铜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上到62岁的嬢嬢,下到19岁的小伙,我们这个老少搭配的团队,把传统美食文化与年轻血液结合,让更多人了解绥阳、遵义、贵州的传统美食文化。”团队成员王大宝说。

如今,贵州壹叁黔味远菊嬢账号的粉丝量超140万,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销售额突破900万元;去年9月,公司还荣获“2024年贵州省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称号。这群“老青配”闯出了名堂,正是贵州“产业+青年”深度绑定的注脚。

307支青年突击队和1.07万名队员投身“富矿精开”行动;1.3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扎根乡村振兴一线,3000人专项服务953个易地搬迁安置社区;500所青年乡村振兴夜校,聚焦扫盲、生产生活技能等内容培训群众9.1万人次……


观山湖区青年夜校七点课堂一周年文艺汇演。观山湖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5年是《贵州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收官之年,“贵州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贵州更有为、青年在贵州更好成长”的期许正逐步变为现实。未来,随着新一轮青年发展规划编制启动,这片热土将继续书写“青年与时代共成长”的鲜活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