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动焦作市文化遗产深度融入现代生活,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日,《焦作市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方案》明确,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方案》重点任务有文物保护利用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计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计划。

  《方案》亮点举措不少。其中有全面推进博物馆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让文物活起来。加强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博物馆学术科研工作,提升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大力开展博物馆文创工作。

  持续推进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联合申遗,重点开展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古坂道及相关遗产环境整治、遗产点文物本体修缮、展馆布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和档案资料完善等工作,申遗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开展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组织省级以上非遗保护资金自评、验收,完善全市非遗四级名录,做好《省级非遗名录图典》信息采集工作,做好太极拳履约工作,推动太极拳高质量发展。

  认定一批非遗工坊,推出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提升完善四大怀药等省级非遗示范馆(所)基础设施。加大艺术指导力度,培育太极拳、龙凤灯舞、黄河飞龙等非遗表演品牌。

  推动城乡有机更新。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妥善处理新城和老城关系,在城乡建设、城市更新活动中,杜绝“拆真建假”“拆旧建新”“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行为,稳妥推进城乡有机更新。

  《方案》要求,在全社会营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传承工作,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良好社会环境。

(记者赵改玲、韩开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