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一中数学教师王瑾是区域内的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先后担任了9年松江区名师和6年松江区首席教师。在各种荣誉加持下,眼看年届五十,她本想着稍微“歇一歇”,适当将教学舞台让给更多年轻人,没想到,去年松江区发布一则“揭榜挂帅”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计划,让她有了继续向前闯的新动力。

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三个试点实验区之一,去年9月,松江区发布《“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学年)》,聚焦教师评价改革,一系列有关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改革举措渐次落地。

其中,备受一线教师关注的是“揭榜挂帅”制度,即针对现行教育教学的难点,松江区征集了47个攻坚热点、疏通堵点的课题,要求区域内的首席教师、领军人才自行组队,选择项目课题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究。

“教师的成长最终指向课堂的变化,教师进步的根本目的还是提质增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松江区教育局局长陈小华说。


名师牵手,打造区域教育发展新引擎

“从教师的职业生涯来看,一小部分老师在获评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后,可能因为后续不能获得更高职业荣誉、为学校的发展发挥更多正向作用,也就激情渐退了。甚至,个别老师干脆‘躺平’,坐等退休。”在教育界,记者已不止一次听到学校管理者类似的抱怨,这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之一。

为此,去年底松江发布的《松江区教育系统2024-2026学年骨干教师遴选方案》,要求区域内的领军人才和首席教师发挥带头作用,自行组团申报研究项目。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变革研究”“基于学科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增值评价赋能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研究”……记者翻看目前已经张榜的项目发现,几乎每一项都是一线学校正面临的、家长关心的教育话题。

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宁伟坦言:“与其说这些是‘教育课题’,不如说是从一线课堂中生发出来的真问题。我们希望以问题牵引的方式,吸引更多名师回归课堂、在实践中寻找解题方案,从而将更好的教育经验共享给区域内所有老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揭榜挂帅”新政落地后,王瑾第一时间联系了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上外云间中学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缪雪松。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申请一个项目,就当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开展研究。按照规定,二人组合成功后,还可以在全区遴选教师团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王瑾和缪雪松已招募了14名教师进入培养团队,另有15名教师表示愿意加入团队、全程“旁听”。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揭榜挂帅”的研究项目本来预设了50个首席教师名额,没想到发布后,一下子吸引了162位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最终,经过材料审核、现场答辩、专家评审,有60位首席教师脱颖而出。值得一提的是,全区43位教育领军人才和60位首席教师在首轮“揭榜挂帅”的试点中全部牵手成功。

新政落地不足半年,教师队伍已出现可喜变化。“不少资深教师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下,回归一线教学和带教年轻教师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这些名师发展共同体有望成为松江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打破条框,优秀教师评选权再“下沉”

名师“揭榜挂帅”后,为何能在短时间里遴选好研修团队?这与此次改革中,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和评价机制的改革不无关联。

郭宁伟告诉记者,这一轮松江区骨干教师遴选方案中,将原四级骨干教师梯队调整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名师”“首席教师”“领军人才”五级,在“教坛新秀”与“学科名师”之间,增加了“教学能手”评选,让更多工作5-10年的优秀教师找到成长的抓手。为了鼓励更多青年教师积极参评,方案特别规定,“教学能手”由各校在分配名额内按本校的骨干教师遴选办法遴选,其中40周岁及以下教师占比须不少于50%。

在完善梯队建设的基础上,松江区还将“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以及大多数“学科名师”的遴选权下放给学校。“过去,一般是以区为主导评选名师,更多依靠评选的各类标准。如今把权力下放给学校,其实是破除评选的条条框框,让学校根据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际表现与效果,客观公正地给予每位教师同等机会,最大程度激发每一位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松江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相关负责人说。


郭宁伟表示,新一轮“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将选拔全区教师总人数不少于20%的优秀教师进入五级骨干教师梯队。通过3年的培养,区域力争新增特级教师不少于5名,正高级教师不少于15名,培养20名左右市级层面具有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200名左右在区域发挥引领作用的90后优秀青年教师,努力为松江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原标题:《评上特级、正高就“躺平”?松江“揭榜挂帅”激发名师新闯劲》

栏目主编:樊丽萍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