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学校里的学霸进入社会之后,好像他们的发展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大学有个同学,他在大学期间连着四年都拿了国家级奖学金,但是他现在还在某个公司做化验员、质检员。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在国外的一个师兄,他本硕博都是清华大学的。而且他高考是他们县里的高考状元,他的智商很高。之前的时候他就嘲笑我说:“哎呀,你英语不好,那英语不就是那么多单词吗?你有啥怕的,好好背单词呗。”

他天天嘲笑我单词量不够。这位师兄现在已经 40 多岁了,他一直想留在海外。但是他在海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教职,所以只能做博士后。由于他手里边没有那种大文章,没有 CNS,好像前段时间发了一个 PNAS。

我给大家举的这两个例子是有一些共性的。比如说我大学的学霸,还有这个师兄,都是智商很高,而且专业基础很牢,毕业之后一直都是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吃饭。但是,他们两个在自己的行业上升的空间就很窄,一个在做质检员,一个在做博后。

当然,这两个职位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不错的,但是每个行业都有层级,都有一个晋升链,而他们现在的职位就是他们所选行业中的底层。

所以说,我们鼓励一些孩子尽可能去锻炼其他的本领。因为在这个社会上,不是说你有这个技能就能让你的生活过得很好,而且学校和社会的游戏玩法不同,规则也不同。学校更注重的是短板理论,就是你各方面都要好,注重你的综合素质。而在社会上更多的是长板理论,就是你哪一项比较突出,哪一项比较好,它可以拉着你去获得更多的机会,或者说更高的一个台阶。

这时候就有人抬杠了:“那你们学校的第一名那个学霸,每次都考第一,每次都拿国奖,那肯定专业知识比较好。”

不一定,很多人擅长考试,但是他的专业能力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很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挖掘自己的特长,别人没有你有,别人有你优,拥有这样一个特质,让自己处于一个无法被取代的地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