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2025年1号田长令

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水平

(记者 杨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夯实我市粮食安全根基,3月27日,我市发布2025年1号田长令《关于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水平的令》(以下简称“田长令”)。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田长令旨在量质并重推动耕地保护,从压实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强化规划引领,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夯实粮食产能;织密监管网络,强化监督执法和深化改革创新,健全长效机制等多个维度,为全市耕地保护工作指明方向。

田长令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好开发与利用、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视作重大政治责任,实化运行田长制各项机制,加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田长制成员单位工作合力,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对耕地保护工作不力,导致耕地保护红线被突破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问责、终身追责,确保市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为优化耕地布局,田长令明确,以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专项规划为引领,科学有序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描绘耕地长期稳定利用“保护蓝图”;强化耕地保护“一张图”管控,实现“数、图、地”一致性管理;积极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优质耕地恢复,有效促进耕地集中连片、稳定保护。

在提升耕地质量方面,田长令明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耕地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强化退化耕地治理,加大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控和安全利用力度;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从水源、骨干渠系到田间末端的完整体系,有效保障农田灌溉需求;健全建设用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度,留住优质耕地耕作层,提升劣质耕地和新增耕地质量。

守牢耕地红线,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执法。田长令指出,要完善“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综合运用卫星遥感、铁塔视频、无人机巡查、 基层田长巡田等“技防+人防”手段,将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持续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构建耕地“大保护”格局,依法依规查处破坏耕地行为,对失职渎职单位或个人从严追责,切实做到既查事也查人,形成耕地保护高压态势。

围绕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田长令指出,要推行耕地占补平衡改革,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落实耕地“以补定占”、年底“算大账”;开展耕地用途管制改革,建立耕地“逢出必审”审批机制,规范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从源头上管控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建立耕地“山上”换“山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强力解决农业生产空间错配问题,促进地尽其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