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芭蕾”都是练出来的
3月30日上午,石老人海水浴场上空,一场精彩的“空中芭蕾秀”上演。六七只运动风筝在空中,一会儿排成一条直线,一会儿排成一个圆,一会儿又变成一个三角,阵型变化非常丝滑。
控制这些风筝的人来自青岛风筝协会。“这个四线风筝,可以往前飞,也可以往后飞,这两根儿上线就是往上,这两根儿下线就是控制倒着飞。”彭建堂是放风筝高手,协会里不少人放风筝都是他教的,他一边控制着自己手里的风筝,一边给记者讲解。
彭建堂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他们十五六个人组队,配合起来难度很大,要靠持之以恒地训练。长期训练后大家配合可以编队,可以摆数字等。协会每年都会参加好几场风筝比赛,4月份又要去潍坊参加比赛了。
不怕风大,就怕风不听话
鲨鱼、海龟、海豚,这些可爱的海洋生物在天空悠然飞翔时,看起来很可爱。但是想把它们成功放飞,可并不容易,尤其当风不配合的时候。
3月30日上午10时许,石老人海水浴场风很大。青岛市风筝协会已经成功放飞了两条鲨鱼,然后七八个人正努力放飞一条大鲨鱼,这条大鲨鱼有十几米长,肚子上还有四条小鲨鱼宝宝,工作人员站在鲨鱼旁显得很渺小。
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拽住风筝线,有人扯平鲨鱼风筝的身体,正当一切看起来都妥了的时候,忽然一丝风都没了。等了一会儿,风倒是来了,但是这风吹得很不讲章法,鲨鱼的身体被风吹得像要撕裂了一般,拧了起来,而且呼啸着冲向工作人员,将他们包裹起来。已经飞上天的两条鲨鱼,也开始在空中各种翻滚,有一条还和相邻的风筝搭线了。出于安全考虑,工作人员们只能暂停放飞。
“风好的话,放风筝一点儿不累,放起来在这儿看着就行。”彭建堂说,放风筝,风大风小不要紧,有强风版的风筝,也有微风版的风筝,但是就怕风乱飞,那就很费劲了,而且容易有危险。
在石老人海水浴场的沙滩上,青岛市风筝协会支了两个帐篷,帐篷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风筝,适合不同的风力来放飞。
准备放飞鲨鱼风筝。
心情好,颈椎病都改善了
虽然时不时会遇到风不给力的情况,但是对彭建堂来说,那都是小事儿,放风筝开心的时候可太多了。
“我们经常放风筝的地方,石老人海水浴场、五四广场,风景都很好,每天出来晒晒太阳,心情好,也能锻炼身体。”60岁的彭建堂今年刚退休,上班的时候,只要公休歇着就雷打不动出来放风筝,退休后,除了下雨天,基本每天都出来放风筝。
彭建堂有很多风筝搭子,搭的时间最长的是孙永强。“我和孙老师一起放了得20年的风筝了,他原来头还经常晕,现在头都不晕了。”彭建堂说,放风筝后,三高和大家无缘,颈椎病都好了。
孙永强由于多年从事驾驶工作,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2004年听从医生建议,开始学着放风筝,没想到一上手就被深深吸引,十几年下来,不但病情大为缓解,还练成了一手放风筝的绝活,多次在国内比赛中获奖。
风很乱,风筝很难飞。
放风筝,安全永远第一位
上个周末,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被分成专业放飞区和市民放飞区两个区域。专业放飞区被围了起来,有工作人员巡逻检查,提醒市民在区域外观赏。即使经过允许进入放飞区的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也会被放风筝的工作人员再三提醒站到安全位置上。
“不管能不能放起来,最主要的就是安全。”彭建堂说,飞了这么多年的风筝,最谨记在心的就是安全问题。
“石老人海水浴场一开放,我们就不飞了。”彭建堂说,大家在海水浴场练习时,都是找人比较少的地方,现在这个季节,周末人多起来,尤其带孩子的多,大家就不在这儿飞了。
夏天,彭建堂他们一般会在五四广场练习飞风筝,在那里,大家有一条共识,就是风筝不能过马路,否则有可能威胁到路人和骑车人的安全。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