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享受着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等带来的便利时,你会想到什么?
你绝不会联想到遥远非洲的刚果人,更无法想象到,为了保障充足的锂电池供应,刚果土地上有大量的手工采矿者(甚至包括儿童、孕妇)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在这里,劳动力廉价得以便士计,而生命几乎一文不值。
刚果蕴藏着世界上储量最大、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几乎每一种资源,但刚果人民从未在任何一次本国资源变现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财之道丛书《血钴:刚果人的血液如何支撑我们的生活》曾入围2024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决选名单以及2023年《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商业图书短名单,记录了刚果钴矿手工开采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在非洲的心脏,撬开全球经济链阴暗的一面。
本文摘编自《血钴:刚果人的血液如何支撑我们的生活》
有删减
“我们的孩子
像狗一样死去”
在到达旅程的最后一站——卡米隆巴之前,我还要去会见最后一位采访者。她叫比塞特( Bisette)。 2019年9月22日,我在科卢韦齐的郊区与她进行了访谈。那天清晨,山丘中吹来了一阵清凉的微风,天色已经大亮。我在宾馆匆忙吃了早餐——洋葱煎鸡蛋、煮土豆和速溶咖啡。之后我向东驶上公路,抵达了一个不起眼的宾馆,我将在那里进行一整天的采访。比塞特已经到了,正坐在一张小桌子旁,双手交叉端正地放在腿上。她脸色蜡黄凝重,满面愁容。她右眼下方有一小块椭圆形色块,看起来像是一颗永久的泪痕。她没几根头发了,不过她并没有做出什么努力去掩饰这一点。她穿了一件橄榄色衬衫,心脏上方的位置用破旧针线缝着英文的“服务员”几个字。她来这儿是为我讲述关于她的长子拉斐尔( Raphael)的事情。
比塞特谈起这个儿子,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拉斐尔是个非常善良的孩子,很聪明,喜欢上学。”但拉斐尔上了六年学,家里再也负担不起学费。他开始在嘉能可公司旗下的东马沙姆巴矿场挖钴,那里就是卡博拉被枪击的地方。一家人计划,只要拉斐尔挣到足够支付下一年学费的钱,就继续回学校上学。
“他想去大学当一名教师,”比塞特说,“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学上,这样他们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拉斐尔在东马沙姆巴矿山的地表挖矿,每天只能赚大约一美元,勉强能够支付他和其他五个弟弟妹妹的基本开销。一年年这样过去,他最终放弃了重返学校的计划。到了他身强力壮的时候,隧道就召唤他前去挖矿了。拉斐尔加入了一个30多名手工矿工组成的小组,在东马沙姆巴矿山的隧道里挖矿。
“他每天早晨离家,直到天黑才回来。每天都累得很。有时太累了,他连饭都不吃就去睡觉了。”
进隧道挖矿后,拉斐尔的收入有所改善,每天能挣到两到三美元。
刚果矿工,图源网络
“我不想让他进隧道里干活,但他说他想帮助家里。”2018年4月16日,像往常一样,拉斐尔一大早就离开了家。那是雨季的最后几天,大暴雨已经过去了。空气清新,水源充足。
“我正在洗衣服时,我的侄子纳姆比大叫着冲进家里。他也在东马沙姆巴矿山干活。他说隧道坍塌了,拉斐尔还在里面。”
比塞特和丈夫从卡帕塔急忙赶去东马沙姆巴。她一边跑,一边向上帝祈祷:“求求你,让我的儿子活下来。”
比塞特到达矿场时,发现她最糟糕的噩梦变成了现实。没有人幸存下来。现场的矿工只挖掘出部分死者的遗体,其中就有拉斐尔的。虽然他和卢西恩一样,在挖矿时离地面较近,但救援人员未能及时将他拯救出来。
“你能想象抱着自己孩子的尸体是什么感觉吗?”比塞特和她的丈夫将拉斐尔的遗体带回家。他们清洗儿子已无生命迹象的身体,为他准备丧葬仪式。
“我一直在等待他睁开眼睛。”
比塞特无法接受拉斐尔的死亡,就像特希特无法失去卢博,乔莉无法失去普罗斯珀一样。比塞特说,自从拉斐尔去世后,她几乎不吃不喝,无法入睡,开始掉头发。
“我的儿子去世了,我也死了。”
比塞特不愿意回答其他有关拉斐尔死亡或之后家庭情况的问题。她只是讲述了她儿子死亡那天发生的事情。谈话结束后,她走出室外,静静地坐在地上。
我看着比塞特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思绪转向她儿子生命的最后一刻。岩石和泥土崩塌后砸向他时,他感到痛苦吗?在巨大的黑暗中,他感到恐慌吗?在仅存一口气时,他是否在呼唤着他的母亲?这些问题一定折磨着比塞特,也一定折磨着每一个被钴矿隧道活埋的孩子们的父母。
比塞特回到采访室,说她准备离开。我本已安排了一个同事将她送回村里,但她说她要去卡米隆巴。
我在那一刻崩溃了。人们只有一个原因会在那天去卡米隆巴。
这同样也是我前一天在矿场的原因。
比塞特面部的变化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她代表那些活在黑暗之中的每一位母亲大声喊道:“我的孩子们像狗一样死去。”
她和她的婴儿
死在一棵荆棘树下
前一天,也就是2019年9月21日,我在黎明前就醒了,为参观卡莫托铜业公司的矿区做准备。我计划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走访卡帕塔村、马洛湖和卡莫托铜业公司以及东马沙姆巴的矿山墙。自我上次访问该地区以来已经过去了大约一年,所以我很想看看那里是否发生了变化。
我朝西南方向前往卡帕塔,经过拥挤的卡尼纳社区、穆索诺伊矿业公司巨大的红色矿山墙,以及通往高尔夫湖的一处喧闹洗矿区入口。运送铜钴矿石的货车似乎更多了,在狭窄的道路上往来不断。我到达卡帕塔的东边,徒步进入村子。这里似乎和以前没什么两样。蹒跚学步的幼儿在茅屋间的泥地里玩耍。年轻女孩拖着装满水的塑料容器,水浑浊不堪。相邻小屋之间系着晾衣绳,老年女性在上面晾着衣服。男孩们背着破烂的拉菲麻袋和生锈的挖掘工具走向卡莫托铜业公司的挖矿区。村子里仍只有那一家网吧,还是使用着同样陈旧的戴尔台式电脑。
与一些当地人交谈后,我得知,由于附近矿区增派了刚果民主共和国武装部队和其他武装安全力量的士兵,局势更加紧张了。外界有许多人在传矿山里头的事情,所以增派了士兵来阻止外人进入。村民们还说,自从铺设了通往村里的道路,这里的污染加重,车祸事故更多了。让人遗憾的是,童工现象似乎仍在增加。村民们说,更多的学龄儿童离开学校去挖钴,原因是交易站降低了钴矿的收购价格,食物和生活用品成本上升,而上游供应链对钴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
和几位熟人交谈之后,我还想在去马洛湖之前在卡帕塔找到一个人——埃洛迪。我知道希望很渺茫,但我还是想尝试一下。埃洛迪曾说她与其他无家可归的孩子住在村子南边。我在那里问了一圈,最终有三位正在烤木薯的妇女告诉我,几个月之前,埃洛迪和她的婴儿死在一棵荆棘树下。母亲和孩子已经被埋葬了,她们也不知道具体埋在哪里。这个消息令我备受打击。我一直抱着希望,埃洛迪也许还能活着……但是在刚果,希望就像炽热的火炭——一旦握住,它就会狠狠烫伤你。
我在卡帕塔南边找到了一棵荆棘树,坐在它下面祈祷。在幻想中,我看到埃洛迪在结束又一天的劳累后躺在树下休息。她知道这是她生命的尽头吗?她的孩子在她去世前已经死了吗?还是在他母亲尸体旁气息奄奄地度过了他最后一段时光?他饿吗?他害怕吗?埃洛迪呢?在她心脏最后跳动的那几秒钟里,她在想什么?她愤怒吗?悲伤吗?失望吗?……还是只轻声对任何可能在聆听的神明说:“请带我回家。”
我步履沉重地从卡帕塔走向马洛湖。埃洛迪的去世仍然让我心如铅坠。我穿过桉树林,走向通往湖边的一处宽阔荒地。旱季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在烈日暴晒下,马洛湖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水塘。树木枯萎,地面龟裂。人们疲惫地在炙热的大地上跋涉。虽然湖边的人比我上次来访时少了,但仍有1000多名妇女和女孩们在有毒的水中清洗石头。我走到水边,找了一群女孩交谈。
不久后,也许是十分钟左右,我听到从马洛湖边上传来的阵阵喊叫声,令人胆战心惊:
“塌方了!塌方了!”
时间仿佛停滞了。我追随着尖叫声穿过马洛湖,沿着小路跑向临近的矿场:
卡米隆巴。
刚果矿工,图源网络
所有在这里死去的人
都一文不值
消息迅速传开了。在我到达之前,士兵们已经封锁了事故现场。数百名村民从卡帕塔匆忙赶来。这是所有人都害怕的噩梦。塌方。
我的向导提醒我要保持距离,情况太过难以预测。从外围,我几乎看不清隧道的入口,现在的入口不过是地表一处被砾石覆盖的凹陷。村民们挤在封锁线后面,要求进入隧道,但士兵们气势汹汹地用武器指着他们,要他们保持距离。尖叫声和推搡声不断,局势眼看就要陷入全面混乱。汹涌的群情像龙卷风一样席卷这处卡米隆巴的边缘地带。埋在塌陷隧道下的矿工们的生命正在因窒息而一点点流逝,他们的亲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可奈何。士兵最终命令一些在特许矿区内工作的手工矿工进入隧道找寻幸存者。村民们开始唱起向上帝祈祷的歌。
救援人员挖出了第一具破碎的尸体,恸哭声响彻矿山,仿佛大地已经丧失了最后一线希望。两个男人把一个孩子从泥土中抱出来,轻轻地放在赭色的砾石上。他那血迹斑斑的脸上定格了一种可怖的表情。泥土和鲜血混在了一起,呈现出一种焦褐色或铁锈色,包裹着男孩纤小的身躯。男孩看起来不超过15岁,他那短暂的人生以最为悲惨的一种方式走向了结束。我听过别人讲述隧道坍塌,但当我目睹隧道坍塌带来的悲惨后果时,我所受到的冲击简直无法言表。
在2019年9月21日卡米隆巴的这起隧道坍塌事故中,共有63位成年男性和男孩被活埋。只找到了四具遗体,其他人将永远葬身于隧道下。没有人为这次事故承担责任,官方甚至都未曾公开承认过这次事故。
这就是刚果钴矿业的终极真相:一个孩子在挖掘钴矿时被活埋,他的生命一文不值。所有在这里死去的人都一文不值,抢掠资源才是最重要的。
夜晚来临时,那些刚刚失去亲人的家庭陷入茫然之中。一些人漫无目的地游荡;其他人坐在地上哭泣。我是在事故第二天早上才见到比塞特,但是那天她也在卡米隆巴。她的侄子纳姆比(Nambi)——那个将她儿子拉斐尔的死讯带给她的人,也是在卡米隆巴坍塌事故中被活埋的人之一。
我明白了为什么比塞特在结束采访离开时说的不是“我的孩子(拉斐尔)”,而是“我的孩子们(拉斐尔和纳姆比)像狗一样死去”。
正当火红的落日慢慢沉入地平线时,一阵狂风席卷过平原,在坟场一般的卡米隆巴上空旋转出一道旋涡。乌云像一支野兽军团一样,迅速聚集起来。雨季本应该一个月后才到来,但在这时,有一道震耳欲聋的雷电撕裂了天空,洪流咆哮着倾泻而下,涤荡着整个世界。
刚果矿工,图源网络
《血钴:刚果人的血液如何支撑我们的生活》
作者:[美]悉达多·卡拉
译者:叶泉
博库购书链接
京东购书链接
当当购书链接
编辑推荐
一次对于全球经济链、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等议题的反思。本书揭露了一些科技创新所忽视乃至无视的一面,展示了全球化背景下资本运作必然导致的贫富分化。将刺激读者很多方面的思考,比如,我们究竟该发展怎样的新能源、矿业劳工的基本权益该如何保障、科技企业该如何兼顾社会责任……光阴飞逝似箭,变化却微乎其微。可我们依然期待着发生改变。
悉达多·卡拉,英国国家学术院全球教授(2020—2024),同时是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口贩卖和现代奴隶制的副教授。在20多年的实地调查中,走访了50多个国家,记录了成千上万被奴役之人的真实处境。他关于现代奴隶制的著作还有《性交易:现代奴隶制的内幕》(Sex Trafficking: Inside the Business of Modern Slavery,2009)、《债役劳工:应对南亚的奴隶体系》(Bonded Labor: Tackling the System of Slavery in South Asia,2012)、《现代奴隶制:一个全球视角》(Modern Slavery: A Global Perspective,2017)。
↓ 点击名片,关注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