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地产一品塘”,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四年有余,现在的民企是死的死伤的伤,大家混口吃饭确实都挺难的,接点活混口饭吃成为很多房企主力需求。
特别是对于很多暴雷房企来说,代建似乎也是唯一出路,自从绿城管理打开了这一扇大门之后的几年,代建的蓝海市场似乎正式发力,形成了群雄争霸的局面。
2021年开始至今,三年多的时间,代建军团已经集结了上百家正编团队,其中绿城管理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也一直引领着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成熟,代建行业开始形成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尤其是在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品牌输出等方面。
随着市场热度打开,代建市场如今也不仅仅是一些早期暴雷房企养活团队的小业务,就连早期高大上的央企也纷纷布局代建赛道,可见轻资产服务领域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从中海地产到华润置地,再到招商蛇口,行业头部房企也在集中火力布局代建业务,在全国范围内都开始了轻资产拓展业务。
相对比重资产投资,代建业务最大的优势就是资金投入少,财务风险小,对于很多出险的房企来说,绝对是救命稻草,只要业务模式成熟,这门生意绝对是可行的。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代建行业虽然看起来是一门双赢的生意,但是业务几乎围绕拓展为重点,其不确定性还是非常高的。
客户依赖性强 :代建企业的业务高度依赖外部客户(如暴雷房企、中小开发商、地方政府平台等),而这些客户的资金状况、项目质量和合作意愿都存在较大变数。
一旦客户出现问题,代建企业的业务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如今绝大多数代建企业都面临着代建费逾期等核心问题,要么就是停工率逐渐扩大。
可以想象,很多项目需要代建,其背后本质逻辑多数还是缺钱,业主方如今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寻找资方,这个难度对于很多代建方来说也是很大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代建市场,优质项目的竞争愈发激烈,代建企业可能面临项目获取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的问题。
早7月,中指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1月至6月的房地产代建企业榜单。自2018年至2023年,全国代建行业一直保持着23%的年均增长速度。
2024年上半年,代建新增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微增0%,行业新增拓展增长率在明显放缓,代建赛道似乎也从规模型慢慢过渡到经营型路线。
去年下半年开始,代建赛道的新增业务在逐渐减少,说明各大运营商对代建业务的质量较为关注了,不盲目追求数量了,保证回款才是王道。
代建行业虽然与地产紧密相关,却有着本质的不同。随着更多企业涌入,竞争愈发激烈,甚至出现了牺牲利润来争夺新增签约面积的情况。
“房地产”的逻辑在这个行业中依然发挥着作用,低价抢生意逻辑如今依然存在,价格战仍然还是不少代建团队如今的核心经营策略。
对于政府而言,他们可能会因为限期付款而减少当下的支付。同时,项目的高预期收益往往要在交付后两三年才能结算。
如果未来收益无法达到预期,可能会引发城投公司的财务风险。另外城投作为国企寻求代建平台,其中涉及到一些利益关系,里面的水有多深如今还是值得关注。
因此,代建赛道其根本对于很多团队来说,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拓展方面,涉及到拓展务必还是涉及到一些政府关系维护方面,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还是非常多。
前面两年土地市场,大部分城投都牵头拿地,其实基本上就是土地市场兜底最初的这一批,这部分项目也需要开发并且去化。
城投拿了大量的土地后,一般会分三种情况处理: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暂缓处理。
事实上,很多城投公司对土地开发的迫切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可以看到截止目前,很多城投拿的地似乎都没看到有入市消息。
如果他们暂时不开发,短期内,他们可以拿土地做抵押,发城投债,快速收回拿地成本,长期来看,则可以等到市场回暖时,将土地挂牌转让。
如果选择开发,必然还是要引入代建方,很多城投系统并没有成熟的市场化开发团队,但是代建费这个板块,在如今国企城投财务风控体系里面也存在bug.
而目前代建行业缺乏标准,这导致很多地方城投代建费用支出难,在费用审批环节很可能审核通不过,很多城投干脆拿了地后会选择暂缓开发.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其中城投选择了一家代建方,但是又必须要求代建方找到一个大的资方方可签约,这里面有可能存在被截胡的可能。
比如城投委托代建的项目,大多不太强调开发效率,相反的,更强调安全合规,这一点与追求经济效益的民企代建是截然不同的。
地产代建目前仍处于成长期,业内并不存在统一的行规或标准。说白了就是吃人脉饭,没有资源没有城市沉淀,代建这个赛道几乎就谈不上入门。
国资代建方面,各地的法规不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风格迥异,都使得代建方很难找到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流程。
为什么城投要暂缓处理,一方面是确实没资金没能力,另一方面是对引入代建非常谨慎。
换言之,既要让对方明白“是什么”,还要解释“为什么”。这类委托方对于项目管理一般是抓大放小,粗中有细, 他们要求代建方给出流程或方案都是非常明确的、细致的、可信服的。
现在很多房企进入代建赛道,似乎都是“一窝蜂”,拼价格似乎都是前期重点关注,但是其他内部的系统化思维,几乎很少有人关注。
据地产一品塘深入了解,某代建团队很多项目签约之后基本上就收到了一些定金,后续项目多数都没有任何推进。
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质量,低价格代建项目,看起来签约都红红火火,实际上操盘有销售回款的屈指可数,定金10万如今都可以直接签约的代建方不少。
开发能力不等于代建能力, 从开发商到代建 , 干的活看上去差不多 , 但实际上由于关联方增多 , 代建方在开发产业链中的地位与开发商有所不同 , 最终代建方和委托方的目标经常不一致 。
最终结果也尴尬 :代建方旱涝保收 , 而委托方却亏钱白忙活一场,大家把代建真的当成了“代替客户去建设”这种字眼上去理解。
未来,代建行业的竞争将不仅仅是规模的比拼,更是管理能力、品牌信誉和风险控制能力的综合较量。
代建行业才刚刚开始,看起来前途无量,实则步步惊心,想继续持续的走下去,还得好好锻炼内功。
今天就聊到这里,需要补充的朋友欢迎留言,也感谢大家这么好看,也愿意给我点赞。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地产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8年 18年猎头从业经历,14年以上地产行业沉淀,关注地产战略布局,产品运营,持续研究健康管理,个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随时交流探讨 共同进步;近期新增地产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与更多的地产人+再创业者交流沟通,共同进步,还可以讨论资产配置与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产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务模块,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联系方式,一对一咨询业务具体流程细节,私人定制职业发展等。